128.小惩

罗青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老大是女郎最新章节!

    吉祥进去之后, 很快出来。

    他神色古怪,走到傅云英身边, 小声告诉她,朱和昶确实没有生病。

    朱和昶躲在被子里面掉眼泪。

    “眼睛都哭肿了。”

    吉祥说, 一脸心疼。

    从小到大,小爷什么时候哭过啊!吉祥这些天自己吃了这么多苦头, 娇滴滴的小内侍,每天干最累的活,吃不饱, 睡不香, 一滴眼泪没掉, 也只有见到傅云英的时候才哭几嗓子博同情。但看到朱和昶通红的眼圈,他立马急了,心里一抽一抽的疼。

    他们家小爷, 怎么能哭呢!

    傅云英皱了皱眉, 示意袁三在外面守着,走进屋。

    虽然只是茅檐草舍,但屋里的陈设精美奢华,地上铺了毡毯, 窗前挂纱帐,桌前设炉瓶三事。

    烧的是百合香, 香烟袅袅。

    傅云英走到床边, 掀开罗帐挂在鎏金铜勾上, 床上一团被子鼓起一大坨。

    这一坨, 自然就是朱和昶了。

    床里的人听到动静,在锦被底下动了动,抬起一张哭花的脸。

    傅云英眉头轻皱。

    “云哥!”

    朱和昶泪眼朦胧,好半天才认出她,又惊又喜,哗啦一声掀开被子,光脚踩在脚踏上,往她身上扑。

    傅云英躲了一下,搀着朱和昶的胳膊让他站稳。

    她虽然没有朱和昶高,但力气比他大。

    朱和昶本来想抱她的,几天没吃饱饭,饿得手脚发软,被她一挡,晃了两下才站稳。

    傅云英细细打量他,他一双眼睛果然如吉祥所说,哭得红肿,人也瘦了,下巴尖尖,没精打采。

    她扫一眼旁边桌案上攒盒里的点心果子,道:“先吃点东西。”

    朱和昶摇摇头,拉着她一起坐在床沿,虚软的身体往她身上一靠,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傅云英双眉微蹙,几年不见,朱和昶怎么变得这么多愁善感了?

    几乎是十岁时的傅云启,整天哭哭啼啼。

    看他哭得伤心,不好拉开他,温声问:“小爷为什么伤心?”

    朱和昶眼泪糊了满脸,肩膀一抖一抖,扒在她肩膀上,哽咽着道:“云哥,我老爹是为我死的!”

    说完,愈发伤心,泪如泉涌。

    傅云英嘴角轻轻抽搐了两下。

    ……

    朱和昶身为楚王世子,鲜衣美食,娇生惯养,每天无忧无虑,除了见不到云哥稍微有些寂寞之外,真的是一点烦恼都没有。

    直到有一天,好端端的,老爹忽然生病了。

    老楚王的病来得气势汹汹,两天内就没法走动,每天躺在床上,气息衰弱,脸色苍白,不缠着儿子要儿子陪他打捶丸,不随便调戏良家妇人,也没法处乱跑了。

    致仕归家的太医、声名远播的神医,还有张道长,全都被长史请到楚王府为老爹诊治。

    太医们摇头叹息,告诉朱和昶,老楚王时日无多,药石罔效,还是预备后事吧。

    这对于朱和昶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他是楚王的老来子,生母早逝,从小由老爹亲自教养长大,老爹既当爹又当妈,父子感情深厚,寻常老百姓家的父子也没有他们这么黏糊。

    老爹就是他的天。

    有老爹在,朱和昶什么都不怕。因为老爹疼他,谁也欺负不了他。

    忽然有一天,这天要塌了。

    老楚王把他叫到床榻前,气若游丝,费力抬起手拍拍他的脸,“我的宝儿啊……以后爹没法看着你了。”

    朱和昶跪在床前大哭。

    老楚王看着他,目光怜爱,挣扎着坐起来,叮嘱他要好好听长史的话,府里哪些人可信,哪些人不能信,怎么收服钟家和杨家……

    朱和昶一句都听不进去,他抱着老楚王不撒手。

    几天之后,老楚王从昏睡中醒来,幽幽地叹口气,轻抚儿子硬钻进自己怀里的脑袋。

    “宝儿,爹还有一个心愿……若是能够瞧一瞧外边的景致,爹死也安心了。”

    老楚王终其一生蹦跶来蹦跶去,就想能够蹦跶出湖广去外面看一看,可惜王不见王,他活到这么大的岁数,还是没能如愿。

    浪荡几十年,他也就这么一个奢望而已啊!

    朱和昶心如刀绞,不想面对老爹病入膏肓的现实……可他还是立刻吩咐长史准备车驾。

    他不能让老爹含恨而逝。

    就算巡按把他们抓了去,他也要完成老爹的心愿!

    父子俩趁着天黑出了武昌府,马车里铺了几层厚厚的绒毯,老楚王躺在锦绣堆里,脸色煞白,目光里却带了一点期冀。

    他终于能踏出湖广地界了!

    太医告诉朱和昶,老楚王神色奇异,只怕是回光返照。

    朱和昶面无表情,擦干眼泪,抱着老爹,不停和老爹说话。

    “爹,马上就到了,你马上就能出去了!”

    老楚王神情热切,带了一丝多年夙愿终于能实现的癫狂。

    马车如离弦的箭一般,跑得很快,但朱和昶还是嫌太慢了,不停催促侍卫。

    风驰电掣,一路疾奔。

    不知跑了多久,从天黑跑到白天,又从白天跑到黑夜。

    天慢慢亮了。

    四野的景色越来越清晰,山光明媚,水色秀丽。

    太阳快出来了。

    “就看一眼……”老楚王枕着儿子的胳膊,喃喃道,“就让我看一眼……”

    这一路上,他神智涣散,嘴里来来回回就念叨这几个字。

    四周忽然响起整齐的马蹄踏响声。

    卫所的人察觉到他们出了武昌府,并且即将离开湖广,千户带兵追来了。

    朱和昶咬咬牙,不理会千户在后面的警告,就算是获罪于朝廷,剥夺世子之位,也要完成老爹的心愿!

    他们继续往前跑,马都开始吐白沫了。

    马车后面是追兵,马车前面是渐渐浮起鱼肚白的天空。

    就快到了,只要踏出一步,一步就够了。

    老楚王要的不多。

    他们还是被追兵拦下来了。

    马车重重地晃荡一下,千户在外面抱拳道:“王爷,请回吧。”

    没有皇上手谕,他绝不会放楚王离开湖广一步,哪怕楚王奄奄一息,行将就木。

    老楚王眼睛里燃烧的火苗一点一点熄灭。

    不论王府侍卫怎么求情,千户不为所动。

    朱和昶浑身哆嗦,牙关咬得咯咯响,他爹都要死了,要死了啊!

    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爹的心愿!

    他背起老楚王,下了马车。

    扫一眼千户的属下们手中对着自己的拉满的弓、弩和闪着寒光的长刀,继续往前走。

    要么万箭齐发射死他们父子,要么就得放他过去!

    千户为他身上凛然的气势所慑,竟退了几步。

    老楚王很重,朱和昶从来没有背过人,背得很吃力。

    都快把他压趴下了。

    他佝偻着腰,踉踉跄跄往前走。

    “老爹,宝儿带你去,宝儿带你去……”

    他没想哭,眼泪还是不停往下掉,深一脚浅一脚朝着山外小道走。

    对面也许是南直隶,也许是江西,他分不清。

    就快到了。

    一轮红日从群山间探出脑袋,云层涌动,罩下万丈霞光。

    青山碧水,笼了一层淡金色光辉。

    他抬起头,看背上的老楚王,“爹,到了!”

    老楚王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双手垂在两边,脸上神情平静,像是睡着了。

    老爹终究还是死在湖广,至死未能踏出那一步。

    一步而已。

    那一刻,就如同被人摘胆剜心。

    这世上最疼爱他的人死了。

    ……

    回忆起老楚王临终前的情形,朱和昶痛彻心扉,几度哭得喘不过气来。

    老楚王逝世后,他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做什么。

    王府的事都由方长史主持,丧事也是方长史办的。

    老爹死去,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想见云哥,可云哥在京师,他在武昌府……

    他整日待在王府里,闭门谢客,对着老爹留下的东西,睹物思人。

    忽然有一天,内阁大臣亲笔所写的书信送达王府,还有皇帝的遗诏。

    皇帝驾崩了,太子、太孙也死了,大臣们经过商议,决定由他继承皇位。

    王府的人似乎并不吃惊,立刻忙乱起来。

    方长史很能干,一切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朱和昶原先没有怀疑的,但是离京城越近,他越觉得古怪。

    直到方长史拿出一封老爹写给他的信,他终于确定:老爹是为了他死的!

    老爹怕他被其他藩王所害,先下手为强,助他登基。

    朱和昶说不下去了。

    傅云英也听不下去了。

    老楚王当然没死,她之前还和老楚王通过信。

    这一切,无非是老楚王磨砺儿子的手段。

    先前瞒着朱和昶,是怕他露馅被人发觉。之后老楚王仍然不现身,大概是想用自己的死刺激朱和昶,让他明白权势的重要性,同时看他在父亲死后能不能自己成熟起来,收服王府的旧人。

    老楚王冷静起来倒也干脆,就这么放任朱和昶身边的人欺瞒他。

    也不怕揠苗助长。

    朱和昶不懂世情,可以慢慢教,突然一刀把他心里的牵绊全部砍掉,就不怕把他逼疯了?

    这和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样。

    “小爷,楚王还在人世。”

    傅云英目光逡巡一周,小声道。

    朱和昶目瞪口呆,眼角还挂着泪珠,鼻尖通红,可怜巴巴地望着她。

    “云哥?是真的?”他如坠五里雾中,“你是不是在骗我?”

    傅云英朝他摇摇头,“王爷真的还活着。”

    老楚王一生逍遥,才舍不得死呢!不仅没死,还频频通过信件往来支使她做这个做那个。他把人手全部交给她,那些幕僚都比她年长,有些人的年纪甚至可以当她的祖父,为了在幕僚们跟前立威,她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感觉自己几个月内老了十几岁。

    她身上带有老楚王的亲笔信。

    朱和昶大张的嘴巴还没合上,双手发颤,接过信,哆嗦着打开,看了几眼。

    他呜咽了一声,呆呆地坐着。

    半晌后,他抱着信嚎啕大哭起来。

    傅云英没说话,等他哭够了,斟了杯凉茶递给他。

    朱和昶咕咚咕咚几口喝完一大杯桂花熟水,抹干净嘴巴,用方言骂了一句。

    傅云英挑眉扫他一眼,他是楚王的儿子,骂楚王,顺带着也把自己骂进去了。

    算了,用不着提醒他。

    “我爹在哪儿?”

    朱和昶死死抓住傅云英,追问道。

    傅云英道:“过几天你就能见到他,来的路上我见过他了。”

    想到能见到父亲,朱和昶激动起来,原来父亲还没死,还活着!

    一瞬间,天蓝水清,浑身舒坦。

    云哥绝不会骗他的。

    他笑中带泪,高兴了一阵,肚子咕噜咕噜叫唤起来。

    傅云英安抚好他,扬声叫吉祥进来伺候。

    吉祥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冲进屋,听傅云英说朱和昶饿了要吃东西,喜不自胜,冲出去传饭。

    这些天朱和昶不见外人,不进饮食,随身伺候的大小官员束手无策,又被方长史阻拦见不到朱和昶,想使法子也使不上,长吁短叹,愁容满面。

    终于盼来傅云英,结果她也被小太监们拦着不许见朱和昶。

    官员们灰心丧气,觉得新君即位,恐怕还有不少波折。

    没想到这天下午,斯斯文文的傅大人竟然一怒之下,直接把小太监们给绑了!

    不仅绑了小太监,还闯进小爷的屋子!

    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果然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

    众人胆战心惊,全都躲在一边张望,有的完全是看热闹,大多数人还想着若是小爷暴怒要砍傅大人的脑袋,他们或许可以帮着说点好话求求情。

    傅大人生得好看,又年轻有为,而且在民间名声远播,很得民心,就这么砍了,多可惜!

    等了半天,一个个等得心头烦躁,屋里终于传出一点响动。

    小太监被叫进去,不一会儿又出来了。

    众人迎上前,抓着吉祥问,“小爷怎么说?”

    “傅大人没事吧?”

    “要罢傅大人的官吗?”

    吉祥欣喜若狂,结巴起来:“杀……”

    众人齿寒心惊,小爷要杀了傅大人?

    不行啊!杀了傅大人,京城一定会大乱的!

    就在众人急得直跺脚的时候,吉祥终于把话说完了:“杀……杀鸡……给……给小爷……熬汤!”

    众人:……

    好想揍这个小太监一顿。

    大家虚惊一场,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笑着道:“小爷想进食,这是好事啊!”

    吉祥推开挡在身前的官员们,“起开起开,我得去灶间看着火候。”

    小爷喜欢吃什么,喜欢吃熬得多烂的羹汤,他了如指掌,这活计非得由他盯着不可!

    众人忙让开一条路,看着他领着另外几个小太监一溜烟往灶房跑去。

    被傅云英绑起来的太监骂骂咧咧,阴恻恻威胁看守他们的袁三,看到此番情景,对望一眼,偃旗息鼓不骂了。

    众人议论纷纷。

    “还是傅大人有办法。”

    礼部侍郎叹息一声,道。

    他奉命迎新君入京,新君脾性柔和,倒不难相处,可毕竟是皇帝,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得头疼。

    大家有些纳闷,傅云原先是前太子的属官,在东宫伺候过,怎么新君也如此信赖他?

    一人嗤笑一声,道:“你们不知道?傅云当年和小爷同窗读书,一张桌子吃饭,一个院子住着,据说傅云还救过小爷,感情能不好吗?”

    看一眼不远处一脸凶神恶煞的袁三,压低声音,说了江城书院的事。

    原来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求学,众人恍然大悟。

    傅云是江城书院的学生,后来兼任助教,这些年他出版了不少书,每一本上面都会写明是和江城书院哪些教授、学生共同撰写,他不仅自己出书,还无偿帮别人出版,现在江城书院俨然成为湖广刊印图书的中心。

    湖广的读书人,都以自己的文章能够被江城书院选中出版为傲。

    谁的文章被挑中了,马上就能扬名,身价倍涨。

    那没有文章被挑中的,即使考上举人,也终究还是缺了点什么。

    江城书院和傅云关系密切,书院的学生以后自然而然都是他的追随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待过,那么肯定也做过傅云的学生。

    难怪他们带着遗诏抵达武昌府的那天,小爷第一句不是问登基的事,而是问他们认不认识傅云,他在京城过得好不好。

    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屋里,朱和昶擦干眼泪,心情一好,开始关心傅云英,一边抓起攒盒里盛的一把桂花云片糕吃,一边问:“云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傅云英道:“我昨天就到了。”

    朱和昶面露诧异之色,咽下食物,问:“那你怎么不来见我?你不想我吗?”

    他问得很自然,觉得云哥肯定也像自己思念他一样思念自己。

    老爹和他说了,云哥为了他担了不少风险,在京师为他奔走,帮他说动王阁老、姚文达那些人,还帮他牵制住霍明锦!

    那可是个难对付的人,杀人不眨眼,真是可怜云哥了!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没命的。

    云哥对自己真好。

    “我几次求见你,都被人拦下了。”

    傅云英道,轻描淡写说了小太监阻拦他的事。

    朱和昶呆了一呆,拉起傅云英的手,道:“你别生我的气,我看到那封信后,不想见人。他们不晓得你的身份,才会拦着你。我不晓得你在外面,如果我晓得,早就出去找你了!”

    怕傅云英不相信,他赌咒发誓,“我真的不晓得!你别生气。”

    傅云英收回手,“我明白,是他们自作主张,我没生气。”

    朱和昶盯着她看了好半晌,确定她真没生气,道:“他们欺负你,我马上就把他们调到其他地方当差去!”

    说着他叹口气,“这些天我实在伤心,我活了这么大,想要什么有什么,过得很满足。如果这个皇位要拿老爹的命来换,有什么意思?我差点就想打道回府了。”

    傅云英抬起眼帘。

    朱和昶对着她一笑,“你别骂我……我只是想想而已,我要是走了,你们怎么办?”

    当皇帝可不是玩笑,他虽然不爱操心,也明白皇帝一个人身系整个天下,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云哥他们都是要辅佐他的人,如果他撂下担子跑了,云哥岂不是要遭殃?

    还有王府一大堆人,都得因为他的任性受苦。

    而且如果老爹真的用自己的性命换帝位……那他就更不能跑了,为了老爹,他也得咬牙撑下去。

    傅云英没说话,楚王要是知道朱和昶想得这么明白,说不定就不会躲起来不见他。

    不一会儿,吉祥把饭菜送了进来,送的是粥、面和几样小菜,他几天没正经吃饭,得先吃清淡的东西,鸡汤太油腻,是预备晚上给他消夜的。

    朱和昶挪到隔间,要傅云英陪他一起吃饭,拍拍自己身边,“坐这儿,咱们好久没见了。”

    他觉得云哥长高了,比以前还好看,眉眼精致,乍一看比王府那些美姬还要美……不过这话不能说出口,不然他要生气的。穿一身宽袍官服,官服有点大,衬得人愈加清瘦,不过气色很好,眼睛还是那么清亮有神。

    听说京里好多做官的写诗夸他人物风流,当官的时兴攀比风度相貌,也有好多人给她哥哥写诗。

    傅云英推辞不坐,让吉祥给她搬张杌子过来。

    朱和昶叹口气,苦恼道:“我不爱你和我讲规矩。”

    他们可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啊!一旦开始讲究君臣有别,以后肯定会慢慢生分疏远,直到有一天,他也和戏文里的皇帝一样,成为孤家寡人。

    傅云英不语,等奉菜的小太监退出去,才缓缓道:“我若带头不遵规矩,其他人也会开始怠慢小爷。”

    朱和昶撇撇嘴巴,“这个你放心,我只是不爱管事而已,真敢怠慢我,我也不会轻饶。”

    这句话不是他夸口,他毕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从不会说话起就懂得支使身边的下人,那种上位者的颐指气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会轻易被其他人辖制住,毕竟是皇家血脉。他想对谁好,就对谁好,容不得其他人插嘴。

    傅云英只得换一个理由说服他,“小爷待我太特别,其他人会嫉妒,然后不停向小爷进谗言,离间你我,或者不断找我的错处,群起而攻之,直到把我赶走为止。”

    听了这话,朱和昶皱眉,放下筷子想了想,点点头,“对,今时不同往日,不得不防。”

    他还没站稳脚跟,没法护住云哥,万一那些人因为嫉妒偷偷把云哥害了,他上哪儿再找一个云哥?

    朱和昶轻易被说服了,傅云英有点意外,她只是起了个话头,之后还有其他理由,层层递进,一定能说动他。

    结果刚开了个头对方就乖乖应了。

    吃完饭,吉祥进来通报,方长史来了。

    傅云英抬起头,吃茶的动作一顿。

    朱和昶现在只想和傅云英说话,问她这些年分别后的事情,至于老爹,等见了面再找他算账!

    他挥挥手,问吉祥:“长史有什么事禀报?”

    吉祥拱手道:“奴不知。”

    朱和昶道:“要是事情不重要,明天再来罢。”

    吉祥应喏,出去吩咐。

    “等等。”

    傅云英叫住吉祥。

    吉祥停了下来。

    傅云英望着朱和昶,问:“小爷预备如何处置那几个小太监?”

    朱和昶道:“他们犯了错,便按着规矩打发他们去做苦差事罢。”

    傅云英站起身,道:“规矩如此,可他们口服,心里未必肯服气,该叫他们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朱和昶忙道:“都听你的。”

    袁三和侍卫们将五花大绑的小太监送进堂屋。

    小太监们看到坐在榻上吃茶的朱和昶,痛哭流涕,不住求饶。

    朱和昶面色平静,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他不是懵懂不知事的小孩子,高兴的时候愿意和身边的小太监开开玩笑,但是小太监们真的触怒他,他也不会心软。

    小太监们见求饶没用,眼珠一转,转而朝傅云英磕头,求她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他们这一回。

    言语间把所有的太监都带上了,逼傅云英表态。

    她如果不宽容,那就等于得罪所有太监。

    朝臣们知道,太监不好惹,他们心眼比针尖还小,一旦得势,比恶鬼还难缠。

    傅云英嘴角微翘。

    东厂名存实亡,太监想借着新君即位的机会重现以往辉煌,只怕是白日做梦。

    她慢慢道:“小爷,今天这些小太监拦着我,不过是因为我没有奉承讨好他们,没有听懂他们的暗示,给他们好处。”

    朱和昶皱眉,怒道:“勒索贿赂,不能轻饶!”

    小太监们脸色发白。

    傅云英接着说,“小爷,不止于此。今天他们敢拦着我,日后就敢拦着朝中大臣、内阁阁老,小爷处于深宫之中,身边都是这些人伺候服侍,若他们联合起来,堵塞言路,那朝臣们的谏言送不小爷跟前,小爷见不着外面的大臣,凡事只能由这些小太监转达……”

    说到这里,她顿住不往下说了。

    小太监们满脸惊惧,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血口喷人!

    他们只是给这位不识时务的傅大人一点教训而已,傅大人竟然编排出这些话来,暗示他们阻隔圣听,架空皇上,甚而阴谋篡位,他们怎么可能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朱和昶听得懂傅云英的暗示,脸色沉了下来。

    从内阁、六部到地方,职权清晰,层次分明,内阁大臣有批驳圣旨的权力,皇权受到掣肘。离了皇帝,大臣们也能处理好朝政,这导致君权旁落。

    皇帝还是皇帝,可大臣们不听话,皇帝也没办法。不仅没办法,还可能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怕死的大臣前仆后继。

    于是皇帝转而信任太监,把太监推出去和群臣狗咬狗,同时派锦衣卫监视群臣,平衡朝堂。

    结果导致阉党坐大,甚至阉人一度能左右君王废立,还出过九千岁那样的人物,堂堂内阁首辅,也得想方设法巴结太监。

    后来阉党被诛灭,朝堂仍然不太平。

    就像一张桌子,陡然间被砍断一根支柱,还怎么站得稳?

    阉党可恨,但是他们是君王用来牵制群臣的手段,平衡被打乱,还是会生乱子。

    权力重回内阁手中。

    有的皇帝心胸宽广,只要内阁大臣肯办实事,乐意放权。

    有的皇帝无所事事,整天沉醉温柔乡,不理朝政。

    有的皇帝很有抱负,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打压那个,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自己渔翁得利。

    有的皇帝既不满于自己被架空的现实,又没什么本事,和大臣离心,每天琢磨着怎么砍大臣的脑袋,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愈加不认同君王,想方设法继续架空君王,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先帝就是如此,和群臣离心,他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和大臣们达成一致。

    朱和昶认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还年轻,就算一时之间被朝臣们架空,总还有慢慢收揽权力的机会,毕竟他是九五之尊。

    而且他有自己的帮手,云哥一定会辅佐他的。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掌握实权,身边的小太监就坐不住了,就像云哥说的,今天他们仗着是他近身侍从勒索官员,以后野心越来越大,会不会像那位九千岁一样,公然残害皇子,把持朝政?

    朱和昶越想越觉得后怕。

    如果云哥没来,他还没进京,就落一个偏听偏信,要扶持阉党的名声,朝中大臣会怎么看他?

    他冷静下来,命左右侍卫将太监们拖出去杖打二十棍。

    小太监们这会儿吓得毛骨悚然,不敢求饶,听见只是打二十棍,悄悄松口气。

    还以为小爷要砍他们的脑袋!

    侍卫立刻把太监们拖到外边空着的场院里,剥了裤子开打。

    傅云英站在一边监督。

    官员们全都围在一边看热闹,这些天他们在小太监们面前吃了几次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文官和阉人势不两立,傅云英出手教训嚣张跋扈的小太监,众人看她的目光饱含激赏。

    她面无表情,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一个动作都没有,也是俊逸过人,气质出尘。

    众人心里暗暗称赞:不愧是丹映公子,果然风采过人!

    小太监们趴在凳子上,欲哭无泪:重点错了啊!

    ……

    吉祥重回朱和昶身边伺候。

    朱和昶命所有太监前去观看小太监们受刑。

    太监们听着小太监们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嚎声,心头惴惴。

    以后看到傅大人,得绕远点!绝不能落在傅大人手上!

    吉祥出去看了几眼,回屋告诉朱和昶外边的情形,忧虑道:“爷,今天傅少爷得罪了小太监,方长史肯定不高兴。”

    朱和昶疑惑地问:“为什么?”

    吉祥小声说:“那些人都是方长史拨到您身边伺候的。”

    打了他们,等于打了方长史的脸。方长史不敢记恨朱和昶,这笔仇,自然得落到傅云英头上。

    朱和昶皱了皱眉。

    他知道吉祥提起这个是故意的,想通过提醒他报答云哥的恩情。

    这事好办,方长史年纪大了,而且最近经常越殂代疱插手其他事。朱和昶看在他是老爹旧人的份上才不和他计较,他要是真不老实,记恨云哥,给他一个肥差,打发他回武昌府养老不就得了?

    但以后这样的事只会层出不穷。

    云哥一心一意为他着想,肯定还会不知不觉得罪其他人。

    朱和昶见识过王府内院的姬妾们为了争夺老爹的宠爱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事,有些女子使起手段来,阴毒无比,绝对不输于男子。

    这朝堂,和王府内院也有点像。

    他信任云哥,亲近云哥,云哥毫无疑问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和昶自信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疏远云哥,云哥救过他的命,不会害他的。

    但事情无绝对,万一哪天自己被骗了,突然犯傻了呢?

    万一云哥也被别人欺骗,对他失望,不肯再辅佐他呢?

    要不是教养好,朱和昶都要愁得抓耳挠腮了。

    怎么样才能让云哥留在身边,又不会被其他人看成眼中钉呢?

    朱和昶静静思考。

    ……

    二十棍打完以后,小太监们脸色苍白,双唇泛紫。

    还得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谢恩。

    周围的太监不敢扶他们,脸上神情难辨是畏惧还是同情。

    一众官员啧啧几声,朝傅云英拱手,以示敬佩。

    这一打,看起来是教训太监,其实是在警告新君身边的旧人,方长史之流,这会儿肯定恨得牙痒痒。

    傅云英转身往回走,有人拍一下她的肩膀,笑着道:“云哥!”

    声音轻佻,动作也轻佻。

    她脚步一顿,回头看一眼。

    周天禄挂着一脸讨好的笑容,朝她作揖,“以后得托你照应了。”

    周尚书当真是神通广大,竟然把孙子塞进迎接新君的队伍里了,有这份功劳,回去肯定能想办法捞个官。

    要说周尚书对孙子这么关爱,其实心狠起来也是个利落干脆的人。得知军中大将都拥护霍明锦的时候,他立马派人将病妻送回乡,让病妻和小儿子团圆,一个月后病妻亡故,他的小儿子也因为酒醉不慎跌入水中,受惊而死。

    生怕霍明锦迁怒,周尚书直接归还兵权,上疏致仕了。

    周家很低调,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奈何周天禄天生是个吊儿郎当的性子,看到傅云英,情不自禁就过来找她搭话。

    “阉人心眼小,你得罪几个小太监,其他人也会对你怀恨在心,你是不是太莽撞了?”

    他小声提醒傅云英。

    傅云英淡淡一笑。

    官场上,一定得站稳立场,并且不能随便动摇,三心两意,会被人不齿。

    如果只是想保命,可以立场模糊。

    但想要爬到更高的位子,必须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准则。

    不然,永远只是其他人的附庸。

    以她和朱和昶的关系,她不可能当一个心无旁骛的纯臣。

    那便,做一个权臣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