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双人游

夜满秋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综琼瑶之浩祥最新章节!

    昆仑山

    永璂惊讶的看见一团白云从身边飘过,不禁伸出因穿着臃肿而显得笨拙的手去抓,自然是什么也没抓住,反倒把云朵打散了,顺着气流飘到别处去了。

    冰天雪地,浩祥也只着了一身薄衫,却丝毫不被外界的寒冷所影响,闲适的牵着他另一只手,好笑道,“不冷了,”

    先前看他把自己裹成一个棉球状就觉得十分有趣,现在见他因此而行动不便的样子,浩祥脸上的笑容不禁更加明显了。

    “冷~”永璂本来已经忘了冷这件事了,但被他这一提醒,便又想起来自己正身处雪山之中,顿时浑身一抖,打了个寒战。

    “哈哈哈……”浩祥被少年的动作逗笑了,不过笑了一会儿看他实在冷的难受,便凑近了问他:“要不要我给你取暖?”

    “不要!”永璂立即严词拒绝,若是答应给他取暖,还不知道要被他怎么作弄呢。昨天在客栈里他就傻乎乎的答应了,结果全身的衣服都被这禽兽脱光了。

    浩祥见这次没骗到他,颇为遗憾的摇了摇头。虽然永璂拒绝了,他还是由牵着的手给少年渡了些火灵力取暖。

    而后浩祥向山上看了看,已经能看到冒尖的山顶了,便侧头对永璂道:“走,我们去山顶。”

    昆仑山上终年积雪,山巅之上是一片银装素裹的雪之世界,纯白晶莹的雪折射着头顶那片蔚蓝天空,竟使得天地一色,分不出哪里是天那里是地了。唯有偶尔一阵风吹来,扬起地上的白雪,才惊觉自己原来身在人间。

    “好美!”永璂望着眼前美轮美奂的人间绝景,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浩祥自身后环住他的腰,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取暖。

    少年的腰很细,即使穿了再多的衣服,浩祥也能轻松的将他抱在怀里,下巴搁在他的肩膀上,满足的叹息一声。

    “喜欢的话我们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好了。”

    “嗯,喜欢!”永璂虽然怕冷,但如果能每天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就是再冷一点又有何妨。

    风景虽好,但浩祥带他来此可不是单纯为了看风景来的。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自古就有‘第一神山’、‘万山之祖’的仙名。而昆仑山上格外充足的灵气,正说明其绝非浪得虚名之地。

    永璂的修为进境缓慢除了因为平日里杂事繁多而无法静心修炼之外,京城灵气不足也是一个原因。所以,浩祥便趁此机会带他到昆仑山来闭关一阵子。

    自从五阿哥被圈禁后,皇帝的性情日益阴沉暴虐,动辄将身边的宫人杖毙,宫中人若稍有不慎触怒了他皇帝,便会被严惩,即便是宫妃也在所难免。

    永璂虽然因平乱有功而获封贝勒,但皇帝却因为五阿哥的事迁怒于永璂,还屡屡因小事斥责他。这也使得皇后终日里提心吊胆,就怕哪天皇帝看他不顺眼,把他也打发到养蜂夹道去了。

    因此浩祥一提要带永璂出去闭关的事,皇后就答应了,如今宫里风云诡秘,出去避避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浩祥那里也和太后请示过了,太后知道他想保住十二,也就没留他,只让他照顾好十二。自皇帝受伤那天太后晕过去,醒来后便大病了一场,即便浩祥尽心尽力的医治,太后的身体终究像一部运转多年的机器一样老了转不动了。

    这几年,浩祥得太后许多照顾。老人对他就像对寻常子侄一般,看着她的身体日渐衰败,浩祥心中十分沉痛,却无法挽回,只能竭尽全力的调养她的身体,希望能让太后延寿一两年。

    浩祥一连半个月长驻在慈宁宫侧殿,日日观察太后的身体,研究为她调养的方子。直到太后的病情稳定了,两人便以游历的名目出宫了。

    浩祥当初就是在昆仑一举筑基成功的,深觉此地确实是块修炼宝地,因此两人出行的第一站浩祥就选在了这里。

    红日西沉之前,浩祥便把永璂带到当初他筑基时所住的洞穴,并将这里作为他们这段时间停留在此的居所。

    山洞里空间颇大,两个人站在里面丝毫不显拥挤,山洞内五面都是平坦的石墙,都是先前浩祥拓宽凿平的。山洞中十分昏暗,白天只有早上才有太阳照进来。因此浩祥用几颗夜明珠嵌在洞内的墙壁上,充作照明的灯泡。

    永璂在山洞内才转了一圈,便看见浩祥变戏法似的从戒指里拿出桌椅、被褥、火炉之类的东西。不过永璂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于是上前帮他一起摆设桌椅,铺床,点炉子,烧水,忙的不亦乐乎。

    炉子点起来了,山洞里顿时暖和了许多,偶尔有夜风闯进山洞里,浩祥便将刻了阵法的竹帘挂在洞口,如此寒风吹不进来,山洞里又不至于憋闷。

    见床上已经铺好了绵软舒适的被褥,永璂便迫不及待的脱了层层棉袄飞扑上去,将自己埋在被子里,幸福的叹息了一声,“好舒服。”

    浩祥则在炉子上架起了一口海碗大的陶制小锅,淘了两把米和水放进小锅里煮。

    浩祥看他舒服的已经眯起了眼睛,便笑着提醒道:“别睡着了,一会儿起来吃粥。”

    永璂听他这么说,便裹着被子坐到床边,看他煮粥,以免自己真的睡着了。

    待米煮到半熟的时候,浩祥又往里面加了些切成碎末的香菇和不知道哪里弄来的鸡肉,用长勺搅拌了一会儿,便盖上盖子,以小火熬粥。

    不到两刻钟,小锅里便飘出了诱人的香味,永璂被粥的香味一勾,立刻睡意全无,眼睛则全神贯注的盯着小锅。永璂盯到眼睛都发酸了,浩祥才揭开锅盖,撒了一小撮细盐和一把切好的小葱,用长勺搅拌均匀了,才把炉火熄了。

    从戒指里取了两幅碗筷,先盛了一碗给久等了的永璂少年,而后才给自己装了一碗。

    白瓷碗中的香菇鸡丝粥,米粒饱满晶莹,偶尔有黑色的香菇飘洒其中,碧绿的小葱星星点点的将粘稠的粥点缀的恰到好处,令人看了就垂涎三尺。

    永璂一手捧着热乎乎的碗,一手执勺,不等粥放凉些,就欢快的吃了起来。

    “慢点吃,小心烫。”

    浩祥刚说完,永璂就皱起了眉头,苦着脸道:“已经烫着了。”

    浩祥无奈的叹了口气,找出了烫伤的药膏,用指甲抠了一点,问他:“烫着哪儿了?”

    永璂把烫到的舌头伸出头给他看,“格里(这里)”

    见他的舌尖上果然被烫红了一块,浩祥失笑,逗他说:“这点伤不用涂药,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好的更快。”

    “什么办法?”永璂少年好奇道。

    “把舌头伸出来,我帮你治。”

    永璂少年果然信以为真,傻乎乎的把舌头伸出来,不料一口就被大灰狼叼走了。

    “禽兽”

    永璂少年被亲了好一会儿才得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不禁气喘吁吁,眼睛湿漉漉的指责始作俑者。

    “哈哈哈,永璂真可爱。”始作俑者却哈哈哈大笑,丝毫不介意‘禽兽’这个词。

    “……”永璂少年气呼呼的瞪了他一眼,决定不理他,端起早就不烫了的粥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

    两人吃饱喝足,绕着山洞走了几圈消完食后,便抖开被子上床休息了。

    永璂少年本来不打算这么快就原谅浩祥的,在被子里也用长长的枕头将两人隔开。只不过才睡着没一会儿,枕头就被他拱开,钻到浩祥怀里了。

    “真是只小猪。”

    浩祥点着他秀挺的鼻子,忍不住又亲了一口,才搂住一个劲往他怀里钻的少年,闭上眼睛安睡。

    山洞外狂风呼啸雪花飘扬,而山洞里却温暖如春,其间有两人幸福的相拥而眠。

    昆仑山上,两人平日最常做的便是打坐修炼,或者浩祥为永璂指点迷津,闲暇时两人便四处寻访美妙绝伦景色,过的好不快活,眨眼间三个月便过去了。

    此期间,永璂的若水诀已经提升至炼气八层了,离筑基只有一步之遥。而浩祥的修为也提升了不少,他已经在筑基期滞留四年了,这两个月由于昆仑山上灵气充足,他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只差一个契机便能结成金丹了。

    不过浩祥认为贪多嚼不烂,修真不可一蹴而就,三个月的修行已经足够让永璂消化一阵子了。于是两人便没有继续留在昆仑山,而是下山往江南去了。

    ……

    此时已经到了六月,正是仲夏时节。

    夜幕降临,秦淮河上却一扫白日的沉闷,河畔金粉楼台,鳞次栉比;河中画舫凌波,桨声荡漾,灯影重重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秦淮河与夫子庙一衣带水,由文德桥相连。一边是贡院中聆听夫子教诲的谦谦君子,一边是阁楼红帐里的二八佳人,因了“君子不过桥,过桥非君子”这话,衍生了渡才子过河会佳人的画舫。

    浩祥和永璂不需做那伪君子渡到美人乡,不过也趁兴租了一艘画舫游秦淮。

    “这十里秦淮果真名不虚传,可惜却见识不到当年名满天下秦淮八艳的风采了。”永璂坐在画舫中,望见河岸上人流如织,听着不绝于耳的丝竹之声,不禁感慨道。

    浩祥听了他的感慨,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突然盯着对面的少年似笑非笑道:“你想见识秦淮八艳?”

    永璂被他盯的有些发毛,于是连连摇头,“我只是一时有感而发,你不要乱想。”

    “原来如此,若是想见识的话我带你去就是了。虽然才名不能与当时的秦淮八艳相提并论,但是姿容应当不会差多少的。”

    浩祥说完也不待他拒绝,便吩咐船家靠岸。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两个人终于可以秀恩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