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废史立牧

轩辕天纬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群英争霸之汉末最新章节!

    李靖得到刘飞用影像石下达的命令之后,立刻率领麾下三万人马西进,前往陈仓,解陈仓之围。

    李靖麾下的三万兵马的组成为疾风营五千、飞虎营三千、玄武营三千、龙骧营三千以及一万两千神箭营将士和四千神机营将士,可谓兵种齐全,现在刘飞的军中的普通士卒都有一个储物空间为一立方米的储物戒指,用来携带行李物品。

    当然,为了防止士卒将储物戒指倒卖,刘飞的军中专门定了一条法令,丢失储物戒指者,斩!

    李靖率领麾下人马一路急行军,三天时间便抵达陈仓附近。率军绕到叛军侧翼之后,李靖给众人每人分发了一杯灵酒,用来补充体力,是将士们达到巅峰状态,接着,立刻对王国等人率领的叛军发动突袭。

    此时,皇甫嵩得到李靖派人传来的消息之后,趁机出兵,并联系陈仓守军里应外合,王国等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先被北疆军杀的大乱,然后又在皇甫嵩等人三路兵马的攻击之下损失惨重,死伤七万多人,王国死于乱军之中,韩遂、马腾率军仓惶后撤。

    李靖立刻带兵追击,皇甫嵩也带兵跟进,董卓据兵家“穷寇莫追,以免其死战”的道理反对。皇甫嵩却驳回了,认为王国撤退不是有组织的,而是败退,况且前面还有并州军开路,此时追击正当其时。皇甫嵩率本部配合李靖的军队进攻,留董卓殿后,取得大胜,斩首三万余。董卓为此羞愤,从此滋生对皇甫嵩的怨恨。

    李靖率疾风营一路追击,十日之内,九战九捷,将西凉叛军斩杀殆尽,只跑了韩遂、马腾等几个乱军首领,一举收复了凉州。将凉州交接给皇甫嵩之后,便率兵返回并州去了。

    从这以后,李靖的大名被天下人熟知。

    然而,大汉并没有因为凉州之乱的平定而恢复平静,李靖返回并州不久,朝廷又接到奏报,渔阳郡豪强张举联合张纯起兵造反,自立为天子。接着又是益州人马相、赵祗等率五万人在绵竹起兵造反,叛军自称黄巾军,其领马相自称天子。马相带着大军,一路攻城拔寨,接连攻克了广汉、巴郡、犍为三郡,杀死了益州刺史赵俭,益州刺史府告急。

    灵帝看看众臣,气愤地骂道:“这都是什么世道?幽州也就罢了,边塞之地,怎么连益州那种闭寨之地都有人造反?你们说说,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众臣沉默不语,天子四下看看,指着太常刘焉说道:“爱卿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大汉境内盗匪此起彼伏?现在都还有贼人造反?”

    刘焉苦着脸,想了半天,实话怎么说?没办法说。他只好避重就轻地说道:“陛下,如今叛乱四起,屡平不止,主要是因为各个州郡的刺史权小而威轻。刺史们不能节制各郡太守,虽然知道有的郡守贪赃枉法却无权撤免,只能上奏弹劾,结果往往不了了之,而百姓们因为不堪忍受,只好铤而走险,举兵叛乱。叛乱一起,刺史们又因为无权直接征调郡国兵平叛,常常错过了平叛的最佳时机,所以才会如此。”

    “爱卿有什么办法吗?灵帝问道。

    刘焉苦笑,随口说道:“陛下,何不效仿并州,军政一体,并州之所以清平安乐,不就是因为并州的军政都掌握在靖边侯手中吗?在个别叛乱情况严重的州郡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主掌一州军政,这样也许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个别州郡的紧张局面。”

    灵帝思索片刻,点头答道:“爱卿这主意不错,朕就依爱卿所奏,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原官秩出任。”

    刘焉向灵帝提出的这个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

    第二天,灵帝下旨,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太傅刘虞为幽州牧,即日出京上任。同时令刘飞兼任并州牧,晋封董卓为凉州牧,陶谦为徐州刺史,王睿为荆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焦和为青州刺史,刘繇为扬州刺史,韩馥为冀州刺史。

    当刘飞接到兼任并州牧的圣旨之时,长叹了口气,对身旁的荀攸说道:“公达,这天下,真要乱了!”

    州牧手握军政大权,俨然一方诸侯,外加朝廷孱弱,无力掌控局势,各州州牧的小动作更是频繁。有的甚至改变官制,提高税率,甚至私自增加军队数量,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但大汉朝毕竟经过了四百年风风雨雨,再猖狂的州牧,在明面上,也不敢反抗朝廷的旨意,当然,刘飞这样,不仅有着强大军队、身后的经济基础,还有着深不可测的实力的除外,但即便是刘飞,也不能随便的抗旨,除非灵帝的旨意严重损害了他的利益。

    所以说,整个大汉朝的形势,表面上,还算得上平静。

    一句话,灵帝不死,天下不乱!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正月。

    朝廷推行“废史立牧”的决策之后,感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的灵帝得知北军已被大将军何进控制,何进是皇长子刘辨的舅舅,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自己死后,皇子刘协肯定争不过刘辨继承皇位,因此灵帝决定在洛阳组建新军。

    灵帝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群臣默然,要想阻止天子建军,肯定不可能,谁阻止,谁就摆明了自己不支持天子废嫡立庶。也就是说自己和大将军是一系的,那就等着天子砍头吧,天子不敢动何进,是因为何进是大将军手中有军权,而他们则不同,他们没那个实力。

    其实仔细一想,天子建军对洛阳各方势力都有好处,完全没有必要阻止。北军是大将军的,谁都抢不到手,大将军一旦动兵变,谁都无力抵御。现在陛下再建一军,正好可以抗衡北军,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除了大将军。

    于是,西园军就这样成立了。

    西园军中,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刘备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左右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蹇硕担任元帅,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

    在这里提一句,自灵帝三年多前卢植被招回京之后,讨伐刘飞的联军解散,刘备也被卢植带着回了洛阳,辞去了县令的职位。在卢植的推荐下,这三年来,刘备凭着自己的本事,在洛阳混的风生水起,前不久便担任了议郎的位置,这次天子组建西园军,在卢植等人的保举下,刘备才为典军校尉。

    这西园八校尉其实都是各方势力的人,比如袁绍等人属于世家势力,刘备属于清党势力,蹇硕为宦官势力,这几方之中,唯独没有外戚势力。

    光阴似箭,转眼过了三个多月。

    中平六年五月,洛阳,皇宫,灵帝寝宫之内。

    张让肃立一旁,两个宫女正扶着龙榻上的灵帝,喂食一些稀粥。

    喝了两口稀粥,灵帝微微睁开了眼,其中竟有神光闪烁。

    “下去吧。”灵帝躺在靠背上,挥手让宫女离开。不片刻,宫中只剩下张让和灵帝二人。

    “让父......”灵帝看着张让,沉声喊道。

    “陛下有何吩咐?”张让走上前,轻声问道。

    “让父,朕现今命不久矣......”灵帝淡淡道,仿佛看透了生死,毫不在意一般。

    “陛下为何出此不吉之言,陛下是天子,自有上天护佑,些许小病,太医也说了,陛下只要安心修养,很快会好起来的......”张让款物灵帝道。

    灵帝摇摇头,嘴角翘起一抹讽刺的微笑:“呵呵,上天庇佑?还是你会说话呀,不过朕的身体朕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朕在临死之前很想见一个人,让父一向深得朕心,应该知道朕说的是谁吧。”

    “奴才不知,请陛下示下。”张让轻轻的摇了摇头答道。

    “呵呵,让父何必跟朕装糊涂,朕又不会怪罪于你。也罢,朕就直说了,朕想见的是骠骑大将军刘飞。”灵帝道。

    “是,陛下,奴才马上派人给骠骑大将军传信,请他尽快赶来洛阳见驾。”张让听令之后,立刻准备起身离开。

    “记住,不要惊动其他人,让骠骑大将军秘密进宫。你回来的时候,把蹇硕叫来,朕有事情吩咐。”灵帝又叫住张让补充了一句。

    “是,陛下,请陛下好好安息,奴才这就亲自去安排。”张让答完后立刻离开了,留下刘宏独自休息。

    “鹏举,朕的时间不多了,你会来吗?真希望朕没有看错你!”刘宏心中念叨。

    约莫两个时辰之后,张让回来了,还领来了蹇硕。

    “陛下,消息已经传过去了,如果顺利的话,骠骑大将军明天早上就能到。”

    “好,蹇硕带来了吗?”灵帝问道。

    “来了,在门口候着呢。”张让答道。

    “传他进来吧。”灵帝有气无力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