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游方道士

孟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时空稽查者最新章节!

    地皇二年,冬月十二。

    距离穿越小队秘密潜伏长安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朝廷撒派的众多密探连他们几个的影子都没捞着,好像这五个大活人就凭空蒸发了一般。

    “哼!一群废物!连几个小毛贼都抓不到,我要你们又有何用?”

    此刻的京兆尹府里,当朝京兆尹王伦王大人正满脸怒容地训斥着手下。

    一众手下官员却是低着头,乖乖挨训,连大气都不敢出。

    也确实,那五个武艺高强的毛贼自从闯进了长安城内之后如牛入大海般毫无音讯,自己等人找寻了两个月都没有发现一丝蛛丝马迹。也当真是见了鬼了。

    这时,站在最左边的一位男子一拱手站了出来。

    “大人,非是卑职等人没有尽力,实在是贼人太过狡猾。那群贼人在进了长安城后,卑职等人立刻四处张贴告示,带人四处巡逻搜捕,可到一直到现在都渺无音讯。卑职怀疑那群贼人一定是会写些妖邪法术!还请大人再宽限几天功夫,卑职定竭尽全力将贼人抓来,以解大人之忧!”

    “哼!”

    王伦没有再继续训斥了,他也知道这两个月手下人已经尽力了,抓不到贼人确实不怪他们。

    而且都是自家子侄辈,沾亲带故的,也不想撕破脸皮。只不过上面催的紧,自己又一直给不出个结果,自己也只能向下面施压。

    “那就再给你们五日功夫,若是再抓不到贼人,陛下责怪下来的时候,可休怪本官到时候翻脸不认人!”

    理片

    众人齐声应到:“诺!”

    “没事了,你们出去吧。”王大人挥挥手,像赶走了几只恼人的苍蝇。

    众人如蒙大赦般急忙向外走去,生怕再在这多待哪怕一秒。

    “诶!等等!王栎留下。”

    刚才站出来禀告的那位小吏应声留了下来。

    他继续恭敬地低着头弯着腰,说道:“大人,留卑职下来有何吩咐?”

    王伦捏着自己的美髯,用长辈关切后辈的口吻说道:“呵呵,栎儿不必多礼。这里没有外人,咱们就以叔侄相处吧。”

    “是,叔父!”

    王伦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着这个在自己手下做事的同族晚辈对自己恭敬有加的样子,看他愈发觉得顺眼。

    他把王栎拉到身边,用细如蚊蝇般的声音小声说道:“我留你下来,是有一份要紧事让你去办。”

    “陛下给我下了密旨,让我最近多留意国师公府的动静,有任何人员往来都要记录在案。我思来想去,这件事还是还是交给你去办才好,我也比较放心。”

    王栎听到自己叔父这样说,顿时一惊道:“难道陛下对国师公大人起了疑心?”

    王伦听到这话,顿时把脸一板,低声呵斥道:“陛下怎么想自然有他的考虑,我们做臣子的只要按照吩咐去做就够了!”

    “叔父教训的是,孩儿知错了。”王栎也认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很不妥当,便连忙认错。

    王伦也没有深究,继续叮嘱道:“我们王家能有今天,说实话全都是靠的陛下,所以陛下吩咐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好!不能出任何差池!”

    “你这样,待会去几个机灵听话的,稍微做个装扮就在国师公府旁边盯梢,再选几个样貌周正的,想办法送进府内为奴,方便刺探消息。不过一定要找信的过的,不然打草惊蛇坏了陛下的大事,咱们可就万死莫辞了!”

    王栎耐心听完了王伦的叮嘱,一脸严肃地答应道:“叔父说的孩儿都记下了,孩儿这就下去安排人手。”

    “嗯,你自己把握就好,退下吧。”

    王伦颔首让他退下,等自家侄子走了之后,他却卸下了刚才的伪装,脸上满是惶恐于惊骇。

    他作为大新朝的京兆尹,他的信息来源渠道比一般的黔首要宽广的多,他也知道最近时局动荡,各地起义军如风卷残云般席卷全国,特别是青州的赤眉贼和荆州的绿林贼,攻城夺郡,声势浩大。

    而朝廷内部却无一人在意这些,所有人都是贪图享乐,醉生梦死,颓然不知方物。陛下也是靠着国师公大人的协助才勉强收拾好这副烂摊子。

    而现在,陛下连自己最倚仗的重臣都开始怀疑了。可历来君臣离心背德是亡国之兆啊!

    一想到这里,王伦不禁惊出一身冷汗,王家能有现在的荣光,倚仗可全是王莽这棵参天大树,若是这棵大树倒了,树下的猢狲也是断然没有任何活路。

    可是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亡国灭族不过旦夕之间罢了。在天下大势面前,凭借自己微弱的力量又能做什么呢?到头来,还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伦还在低头思考家国大事,而此刻的国师公府门前却发生了很是奇怪的一幕。

    国师公府位于长安西北角的一条御道旁。在这附近全是当朝贵人们的府邸,堪称整个长安除皇宫外最华贵的地区了。

    新朝的长安城延续了汉朝的传统,宽阔的道路上分成三行,中间的是御道,只有当朝圣上和一些皇亲国戚才可以在上面行走,而两旁的道路则专门留给官吏和民使用。

    一般来说,生活在长安城内的居民对这些东西比较在意,也不会轻易暨越。故而在一些高门府邸门前也不敢放肆,但是在今天却有一人很是反常。

    他作一副算命先生的打扮,穿这一身皂色道袍,背上背着一个八卦,手里的招子上写着“孔门绝学,测吉避凶。”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一般都算命先生都是些白发长髯,飘飘欲仙的老头子。而这一位却是生得面黔体胖,膀大腰圆,满脸横肉,一眼望上去,活脱脱土匪的模样。

    但是这样一位土匪现在却是披着一身道袍,作游方道士的打扮,给人一种极其的不协调的感觉。

    他一边拖着自己的破草鞋,一边手拿着招子,在国师公府门前来回游荡。

    看门的老张头早就发现了这个道士的异常,他老是在门前徘徊,肯定是没安的什么好心。

    于是,他朝着那个落魄道士厉声呵斥道:“哪里来的臭算命的?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要想算命快滚远点,要是碍着贵人们办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而那道士听了老张头的呵斥,却也不搭腔,继续自顾自地在门前走来走去,甚至还坐到了门口的石狮子上。

    这可把老张头气坏了,他从屋里抄了根棍子,准备将这个不识好歹的道士给撵走。

    他刚一转身,就听到那道士一个人在那装模作样地感叹道:“哎呀!如此朱门大户明日却要破落,当真是世事无常,可惜,可惜啊!”

    他一边说还一边摇头晃脑,在配合着他那副尊容,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觉。

    他说完之后,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张头,缓缓说道:“进去告诉你家老爷,说有活命之人求见,可指点你们一条活路。”

    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老张头在国师公府干了这么些年的门房,也见识过无数的达官贵人,他看人的眼光自然是很准的。

    可是此刻眼前的这人却是让他有点琢磨不透。要说看穿着,他也就是个穷算命的,可是看长相和那一瞬间流露出来的气质,却是给人一种心悸的感觉,就好像在看一只猛虎在嗷哮山林,十足的霸气。

    老张头不敢擅作主张,连忙带上大门,进去禀告管事。

    他却不知道,就在他进门的一刹那,那个坐在石狮子上的道士确实展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

    国师公府,在一幽静的小院内。

    一位穿着华丽的老者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石桌上的方匣,好像里面有着天大的秘密。

    而在他身后却是侍立着一位雍容华贵,淡妆浓抹的美艳少妇。那少妇见老人一只没什么动静,便忍不住问道:

    “爹爹,你说陛下他为何赏赐给您一匹蜀锦?这到底有何用意呢?”

    那老人听了自家女儿的话,却没有正面答。他伸出手缓缓地打开方匣,里面确是一匹五彩斑斓的蜀锦。

    他把这匹布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接着用他那布满纹路的右手轻轻地抚摸着这匹御赐的蜀锦,就像抚摸着自己心爱之人的肌肤一般。

    突然,他轻蔑地笑了笑,将这匹蜀锦直接丢进了匣子里,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小心翼翼。脸上轻蔑的意味更加明显了。

    老人回过头来,对着自己的女儿皱眉问道:“你都已经嫁过去了,怎么还是叫陛下?应该改口称公公才是!”

    那少妇听到老人略带斥责的话,顿时很是委屈地瘪嘴说道:“陛下又不喜欢夫君,他一直没有把自己儿子当回事,我这个儿媳妇又算的了什么?”

    “慎言!”老者一声怒斥,差点将那美少妇给吓的哭出声来。

    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太严厉了,他看到自己女儿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也浮现出一丝柔软。

    顿时口气也就软了下来:“你既然已经嫁过去了,就不要老是往家里跑,现在既然是太子妃了,那就要有太子妃的样子。不然等太子荣登九五之后,你怎么能镇住后宫,母仪天下?”

    那少妇听到父亲的话,也是知道自己的做法确实是有些不妥。她低着头,小声的辩解道:“愔儿知错了,只不过天天待在太子府上实在是无聊的紧,又很是想念父亲,便想着回府多看看您。”

    老者听到女儿带着一番孝心的话,顿感老怀安慰,他正要好好和女儿说叮嘱几句日后的事情,突然,门外的管事说有要事禀告,他只得挥挥手,略带不耐地问道:“什么事?”

    “禀告老爷,门外来了个游方道士,他说有要紧事要和老爷说。”

    管家一边禀告了事情,一边还把刚才那道士说的狂言复述了一遍。

    那少妇听了管家的复述,顿时气的怒目圆睁,她恶狠狠地对着下人吩咐道:

    “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这里乱嚼舌根。来人,给我把他乱棍逐出去!”

    “且慢!”老人做了个手势,示意女儿不要冲动。

    他略微沉吟了一番,对着管家吩咐道:“你去把他请过来,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