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伦敦

典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穿越之女帝的荣光最新章节!

    手里头有了钱,做起事情就更加方便了。荣郁芝看着手头那么多钱,直接大笔一挥,把全国各地打算备战奥运的人全都一块儿接到北都了。本来在国朝在竞技体育方面关注的就少,到了北都的运动员不过二三十人。而且现在的奥运会,比赛项目也不多,国朝运动员们大多打算参加的都是田径和游泳项目,所以准备场地也方便了不少。

    荣郁芝也没能想到,那些工厂老板出手竟能这么大方,等到这些全都准备妥当了,才用了不到一半的资金。所以她琢磨着,等到年底的时候,办一个小型的靖朝运动会,瞧瞧他们的训练成果。

    明宪二年,是顺风顺水的一年,国朝基本没什么大旱大灾,经济却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国产的第一架飞机成功试飞,还是国产的半导体、电视机投入销售,亦或是军.队配上了国产最新型的武器,每一桩每一件都让国朝人民兴奋好一阵。

    关敬平做了内阁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头一遭就是把储氏政府所有的不满全都拾掇了。譬如议会,本是从各派里头挑拣出来的人成立的,说是民主选举,实际还是储志琦一个人说了算。关敬平有心要整顿国家,可也只能一步步来。他把议会分成了立法会和参议会,把原议会的人全都挪到了立法会上,又进行全民公投,选了数十个有名望的人组成了参议会。

    此外,议会正式对政.府机.关的官员们进行了一次大清查,撤下了不少贪官污吏和玩忽职守的官员。

    他这一步,虽然离真正的民主还很远,但是比起储氏政府,自然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了。关敬平自己也清楚,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要想国家更好,必须得要慢慢来。

    至于在吉州的小皇帝,却没有那样的好运气。很快就有报道声称,他从日本公使馆逃了出来不见踪影。对此,民间流言纷纷,有人说他已经被日本人下令暗杀了,还有人说他逃到了江州隐姓埋名了。

    关敬平是内阁首相,这件事当然也就摆到了他的面前。阁臣们都清楚,现在小皇帝对谁都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也没必要在他身上费心。关敬平想了想,毕竟是前朝的皇帝,没有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道理,便派人开始在各州寻找起来。旁的,也就发了个声明解释此事与国朝无关,便什么也没再做了。

    很快就到了年底,荣郁芝虽然意思这次运动会从简,不过大家还是打了十足的精神准备着。不少北都的群众看了报纸,都跑去凑热闹,一大票记者也早早候在了运动场外头。

    运动场里人声沸腾,荣郁芝在侍卫的护送下穿过人群直接坐到了设在观众席中间的主席台上。当然,观众席上有不少是特约来观赛的议员和北都工厂的老板们。

    有皇帝观战,场上的运动员们更是各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拼了老命想要争第一,战况异常激烈。荣郁芝在台上看得也激动,可记者摄像师都盯着她,她也不好意思太激动,只能这么端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底下的运动员们挥洒汗水。

    这天的“全国运动会”成为了各家报刊的头版头条,全都用了大版面来报道。尤其是获得冠军的运动员,每人几乎都有不少的篇幅进行采访。中国人是第一次认识到这种除了“科举”之外普通人可以出人头地的方式,类似于过去的武举却不尽然。有了皇帝的参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之光荣的事情。许多人也开始考虑投身体育,在田径,球类运动等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

    所以在很多年前,这天的运动会被作为中国奥林匹克精神的启蒙被载入史册。

    **

    次年的奥运会一眨眼就到了,荣郁芝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在这年年初也收到了东道主英格兰的请帖,还顺带邀请了首相关敬平。荣郁芝当然不想错过穿越过来之后难得的出国机会,就和关敬平商量着,把这次参加奥运会的行程扩展为对于欧洲各国的一次访问。

    关敬平很是惊讶于荣郁芝的提议。这样大规模的外交访问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但是荣郁芝这样的提议却让他很是心动。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大规模访问,是向西方各国展示中华风仪。

    也是告诉他们,中华,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病夫了!

    因此荣郁芝一提出访问欧洲,关敬平就有些心动了,再和内阁一商议,发现非常可行。联系了多个欧洲领导人之后,一个多达八国的访问路线就被制定出来了。

    荣郁芝自然也很兴奋,在做完充足的准备以及安全检查后,她就带着多达百人的团队——包括官员和运动员们一起坐上本国生产的飞机出发了。

    **

    伦敦的天气永远那么令人难以捉摸,刚刚还艳阳高照呢,现在已经阴了天,绵绵细雨如帘般落下。祁援翰坐在市中心的一家小型咖啡馆的靠窗位子上,透过玻璃赏着外域的雨。

    他作为这次随荣郁芝到达伦敦的外务大臣,出宾馆的时候自然是受到盘问的。祁援翰也很大方,告诉他们自己是想要见一位久别的朋友,甚至让英格兰人帮忙联系。

    他这么磊落,见的又只是牛津大学文学史的教授助理,英格兰人也不多怀疑,帮他联系了人,甚至用专车把他送到了这家全伦敦著名的咖啡馆里。

    不久,一个穿着西装的华人推门而入,祁援翰站起来朝他伸出了手:“敬文,多年未见,你还是老样子啊。”

    陈景没有伸手,而是直接大步上前抱住祁援翰:“真的多年未见了,漱实。”

    祁援翰哈哈一笑,拍了拍陈景的背,把他朝沙发上引:“快坐,快坐。”

    陈景是祁援翰的故交之一,和祁援翰同年,私交甚笃。后来陈景的父母自己出钱把儿子供出了国,两人便不怎么联系了。陈景也算争气,现在在牛津大学一位非常有学识的教授身边做研究生兼助理,在英国也算打通了自己的人脉。要知道,现在中国虽然已经慢慢强大,可是作为中国人在国外,能被人尊重,甚至平等对待,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祁援翰之所以现在会来见陈景,一是看看昔年好友,二是陈景在得知祁援翰也会跟随荣郁芝的访问团之后,给祁援翰打了电报,让他来了伦敦之后无论如何要抽空见自己一面。

    电报内容虽然短,但祁援翰了解陈景不是那种浮躁的人,既然这么说了,一定是有要事,便想办法脱身出来见了陈景。

    服务员上了两杯咖啡后,陈景看着祁援翰,忽然笑了一声:“真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见,你都做了外务部尚书了。”陈景一直呆在国外,看的都是英文报纸,所以对于国内一些官职改革不太了解,用词还是晚清的说法。

    祁援翰笑了笑,也不纠正他,而是客气道:“你也不赖啊,现在在象牙塔上,可比我们这些俗人要舒坦多了。”

    陈景摇摇头,没说什么。孤身一人在异国的艰辛,祁援翰没出过国,自然不会清楚。只听祁援翰接着问道:“你在电报里说,有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

    “我找到一个人。”陈景也直戳主题,用的却是他家乡闽州话。闽州话难学难懂,当年陈景曾经用心教过祁援翰一点,所以祁援翰倒也能听得懂,“这个人,可能能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祁援翰一听他开始说闽州话,就知道他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只怕英格兰人在这附近放了什么窃听设备,这才开始讲家乡话迷惑他们的。祁援翰认真听着,一听陈景说那人能改变世界,怔了一下:“谁?”

    “他叫罗切特,是个犹太人,虽然在牛津大学只是个不起眼的物理教授,可偶然一次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却发现…他有大才!”陈景越说越激动,可又怕祁援翰听不懂,只好放慢语速,“我希望,你——或者陛下——能够说服他,跟你们回国,让他在国内进行科学研究。”

    说道这里,陈景的心情澎湃起来。他是自费出国的学生,学的还是英国的文学史。他自忖回了国也没什么用处,便留在了伦敦。可自从和罗切特聊过一次之后,他却发现,自己体内深藏已久的爱国之心却被激发出来了!

    如果罗切特真的能够到中国去进行他的科学研究…如果罗切特的研究成功了…尽管他只是个研究文学的,他也清楚,中国,在未来的十年内是不需要惧怕任何国家的了!

    “这话从何说起?”祁援翰一头雾水,一个物理学家,能改变世界格局?

    陈景笑了笑,问道:“你信不信,有种武器,比那些火炮更为厉害…甚至能毁灭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