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灵儿吃醋

紫藤梦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我是大周太子妃最新章节!

    秋蓉放下牡丹花枝,带领着语灵她们一行人继续沿紧贴中宫宫墙的鹅卵石小径往前走,右边是高高的宫墙,左边是繁盛的牡丹花枝,整条小道透不进来一丝阳光,地上多有落叶和青苔,有一股潮湿的味儿,真的是曲径通幽处,姜后好牡丹,所以东西御花园多种牡丹。

    边走语灵边问道:"秋姑姑,刚才那群人都是谁啊!瞧那穿着打扮想必身份一定很显贵吧!"

    秋蓉微笑道:"县主年纪小,今儿又是头次进宫,不认识申太后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其他人嘛,今儿奴婢也是初次见面,不过听那年轻女子称申太后为姑婆,又听闻三天前南申国国君申伯,带领着他的长子北申国君一家人提前进宫,太后亲自接见,他们还被破例安排在了尘封已久的中宫,奴婢就可以断定他们的身份了,那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就是申太后的亲哥哥,宣王的大舅,那中年男子乃申伯长子,那女子应该就是申伯长子之独生女姜娥。"

    秋蓉继续说道,"申伯南迁之后,申国就分为南申和北申两个诸侯国,申伯留守原申国封地,北申。

    如今大舅带领长子一家前来朝贡,宣王怎敢怠慢,大舅家的住宿待遇当然要有别于其他诸侯国,申太后提议自己的哥哥一家人口众多,要单独住一大苑,如今唯一一个空出来的大苑,就只有姜后的椒房苑,于是申伯一家人住进了椒房苑,太后做主,姜娥入住了椒房苑的正殿,椒房殿,申太后的意思不言而预,她是把姜娥为太子妃的事重新提上了议程。"

    当说道"姜娥为太子妃"之时,秋蓉自知失言,慌忙捂上嘴,拿眼角余光打探着司马语灵的反应。

    只见司马语灵边走边踢着地上的小石头,两边腮帮子鼓鼓的,如蛤蟆般特有节奏的吐呐吹气。

    她是给气的,原来姬宫涅那混蛋除了有洛霞贱人,还有个预备太子妃,更可恨的是那个预备太子妃长得他妈的也太好看了一点,娃娃脸,婴儿肥,胸大无脑,哪个男人不爱,哪个男人不喷鼻血啊!

    司马语灵拉开衣衿,看了看自己的胸,奶奶的,还是颗沉睡的荷包蛋,难怪姬宫涅退三小姐退得那么利索,敢情他外面养了一个,家里还备了一个,而且还都是长开了的,可以现成用,不像她,还是朵皱巴巴的花骨朵儿,娶回去至少还要等个三年五载才长得开,那不把这个性急的男人焦死啊!语灵一边想一边磨着牙。

    秋蓉听着她磨牙的声音,只感觉一股阴气渗入四肢百骸。

    不知不觉,她们就来到了一座拱形门前,门楣上用红红的大字写着"中宫西出口"五个大字。

    中宫狭意上指皇后居住的椒房苑,为区别于世妇们居住的苑,故又叫椒房中坤宫,简称中宫;广义上的中宫包括皇后居住的椒房中坤宫,太子羽坤宫,太后宁坤宫,和东西后三片御花园。

    中宫和东西两宫之用宫墙隔开,墙上有门,可互通,两宫墙之间被称为永巷,永巷很长,西宫殿苑比东宫多,永巷也更长,垮过太液池,抵达北宫宫墙,与北宫宫墙相狭,形成第三道永巷,直通入王城的最后方,上林苑,可见西宫规模之大。

    北宫与中宫由太液池隔开,虽然纵向远不如西宫深,可横向面积很大,是王城中第四大宫,呵呵,王城本来就只有四大宫,北宫其实也就是最小的一宫,而且最靠后最偏辟,不过小归小,偏归偏,此宫却是风水最好之处。它南临太液池,背靠上林苑,站在高殿上放眼望去,碧水蓝天,满目青葱,如果不是西宫径深太长,深入了北宫后方,北宫真的可以称为海外仙宫了,适宜性子恬淡与世无争的妃子们居住,现任北宫之主就是北堂宫北堂殿里的韩娴妃,居三妃之末。

    韩娴妃和东宫鲁淑妃一样都是诸侯之女,故以国名冠封号之前。

    丽贵妃的父亲尹吉甫官至太师,食邑房陵,非诸侯,故宣王择她小字中的"丽"字冠封号之前,居三宫之首,足见其宠眷之优渥。

    语灵她们从中宫西出口拱形门出去,来到西永巷,看到永巷里各宫各苑的宫人提着攒盒,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从内务府来,或正要到内务府去的。

    在东宫的后方有一片宽广而低矮的建筑群,被称作内务府。此片建筑群中居住的都是专门管理王室内务的官员,如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御厨等。

    虎贲,周王的禁军部队;缀衣,负责管理王室的衣服装饰,与后世的尚衣相仿;趣马,管理王室车马;小尹,总管一类事务的王室总管;携仆,管理王室日常使用的各类器物;百司,执行各类勤杂事务的小官吏;庶府,管理王室财物;御厨,负责王室的伙食。此处可是王城内部最为热闹,而且事非最多之处,精彩在后,暂且不提。

    看到这么多人,语灵目瞪口呆,秋蓉微笑道:"原本我们可以不必过桥,直接沿着太液池的西岸走入永巷之中,可奴婢想这个时候各宫苑都该传膳了,永巷里肯定人满为患,所以奴婢就自作主张带着公主从中宫宫墙下过!"

    "秋姑姑,你可真是太聪明了,我宁愿走小路,可也不愿和一群人挤!"

    看着宫人们提着的一盒盒食物,语灵忍不住馋瘾大发,早就把姜娥的事抛诸脑后了,她这个人就是这样,气来得快,消得也快,语灵吞着口水的样子煞是可爱,涎皮赖脸的问道:"秋姑姑啊!我们什么时侯才能回到重华殿啊,我肚子里的馋虫再不吃东西,可要啃我的小肚皮了。"

    "我们快到了啊!"

    语灵抬起头一看,和此门相对的位置开着另外一道拱门,拱门上明明标着西宫东门。

    语灵她们跟随秋蓉进入宫门,沿着一条青石板路前进,路的两边长着高高的翠竹,竹下有野花攀藤,一路飘香,耳旁夜虫的鸣叫之声不绝于耳,透过翠绿的竹叶依稀可以看到一排低矮的青水墙,墙上有镂空菱花图案,隔一段路,墙上会开一个花瓶形状的小窗,小窗上放一盆针叶文竹。

    再往前走,前面被一墙蔷薇挡住,蔷薇墙上开了一道月芽门,进入月芽门,只见眼前一座高殿真耸云霄,转到大殿的正面,只见殿宇成中高两低的形态,中间为正殿,两边为附殿,正殿分上下两层,上层屋顶为两面坡的悬山式屋顶,下层为四面坡的庑殿式,这种综合两种屋顶样式的屋顶被称作歇山式,只有主殿才用这种复杂的屋顶形式。

    周朝有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一般用于左右偏殿,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一般用于亭台,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常见于世妇住的楼阁,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女御宫人住。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则只用于正殿。

    根据居住者的身份选择不同的屋顶样式,充分体现了周朝是一个以礼治国的国家。礼即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和现代的以法治国大同小异,做错事,在周即违礼,在现代即叫违法。

    走到正殿正前前面,语灵抬头一看,正殿上明明写着瑶池殿,语灵奇怪的问道:"秋姑姑,我们不是要回重华殿吗?这上面明明写着瑶池殿啊,你是不是搞错了?"

    秋蓉不慌不忙的说道:"县主,奴婢没有搞错,丽贵妃吩咐了晚饭在瑶池殿用,你的父母应该已经在殿中等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