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秋夜晏1

紫藤梦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我是大周太子妃最新章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大周的历书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秋暮夕月”的习俗从古即有。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大周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司马府的露台上,设大香案,香案上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除此之外并祀以毛豆、鸡冠花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中秋夜,月下,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大司马带着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并许下愿望,最后由当家主妇程夫人切开团圆月饼,分给每个人,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吃完团圆饼,祭月活动就算完成了。

    在大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此时,富贵人家往往大开中秋夜宴,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司马府的露台正中心向东放置着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宴桌四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鹿台东面又搭一高台,高台上锣鼓喧天,正在上演中秋的神话戏曲。

    大司马带领着司马府的一家人依次序围坐在八仙桌上观看戏曲。

    司马语灵一边磕着瓜子,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戏曲,说实话,台上咿咿呀呀的,她一句也没有听懂,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是穿越人的缘故还是戏曲原本就是中老年的娱乐,总之她是一点儿也没看懂。

    语灵抓起一个月饼,拍了拍,心想还是现代的电视剧好看啊!通俗易懂,哪像眼前的这个戏曲,装腔作势,搞得人家云里雾里的,真是气人!气无处发之际,把个月饼一掰,想都没想就把大半个月饼直接往嘴里塞去。

    程夫人见状,急忙从语灵的口里打劫下那半边月饼,重新叠放在月饼塔上,关心道:"灵儿,别吃太多,月饼乃实食,吃多了容易隔食,尤其是晚上,更不宜多吃!"

    "娘亲,可是我饿啊!"司马语灵终于相信到口的食物也会飞了,她满脸委屈的愣在当场。

    程夫人微笑着掰开一个又红又大的石榴,递到司马语灵的手上:"先吃点水果垫垫肚子吧!主食再等一会儿就上来了!"

    石榴?人饿的时候,水果往往不是上上之选,司马语灵见桌上还有一盘卤花生道:"我看我还是吃花生吧!"心花怒放的伸手去抓。

    程夫人却劫足先登,把那盘鲁花生连盘子一起端了起来,严肃道:"花生也是实食!"

    "那我磕瓜子吧!"

    程夫人再一次抢先:"不行,瓜子容易上火,瞧你的嘴皮都起泡了!还是吃石榴吧!"程夫人把石榴再往语灵的眼前送了送。

    石榴,哎!总比没有好,也只能将就着了!语灵心不甘情不愿的剥着石榴。

    看见语灵委屈,对面大司马新纳的黄姨娘嘴角浮现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

    语灵瘪瘪嘴,才懒得和这些姨娘斗法,因为她们毕竟不在一个层面上,语灵才没有兴趣和一个卑贱的姨娘斗法。

    说到兴趣,语灵倒是对她那个三弟司马仲辛蛮感兴趣的。语灵穿越到这个世界也快小半年的吧!今晚还是她第一次见她的三弟司马仲庚。她的这位三弟应该才十四岁半吧,可看着却怎么有少年老成之迹像,整个晚上,她的这位三弟都板着一副铁面阎罗脸,冷若冰山的脸上一丝表情也沒有,好像谁欠了他十万块钱似的。

    他越是这样一副对谁都不理不釆的样子,司马语灵对他的兴趣就越大。总有一天我会打破你的铁面阎罗冰山脸!司马语灵这样想着,顺便抠了一把石榴籽看也不看就朝嘴里喂:"呸呸呸!好苦!"原来抠到太多内瓤了。

    司马语灵的亲大哥,司马仲庚见状,只朝语灵这边递了一个同情的眼神过来,又津津有味的看起他的戏曲去了。

    司马语灵立即来了兴趣,朝司马仲庚的身边靠了靠,用肩头轻轻的一撞大哥,好奇的问道:"大哥!这戏曲讲的是什么啊!给灵儿解说解说吧!"问人家话,嘴巴却也没有闲下来,又一把一把的把石榴子往嘴里喂。

    "灵儿你看不懂吗?"

    "嗯一一"司马语灵两边腮帮子撑得鼓鼓的,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鼻音,摇头如拨浪鼓。

    司马仲庚奇怪归奇怪,可还是给他的灵妹妹娓娓道来:

    这段戏曲讲的是后羿与嫦娥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司马语灵偏着头,以肘支头,听得津津有味,看来比起听戏曲来,她还是更喜欢听大哥讲故事。

    此时,一段悲伤的音乐响起,众姨娘们不约而同的以绢拭泪,隐隐啜泣起来。

    语灵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众姨娘们心道:不会吧!就算你们都能看懂,可这样的表演效果还不至于让观众潸然泪下吧!难道这就是古人和穿越人的区别!

    锣鼓骤停,一台戏曲唱罢,只听见大司马兴奋的叫打赏,连大司马都亲自叫打赏了,看来他们的演出确实是成功的了,马语灵不可思义的甩了甩脑袋,代沟啊代沟,不是几十年,而是几千年啊!

    司马语灵唏嘘不已之际,缕菊领着紫鹃,阿奴,绿薇,五儿等一众梧桐苑的丫鬟上来了,只见她们衣着光鲜,打扮得体,每人的手上托着一个类似现代的蒸锅的东西,雁次排成两溜,这阵容好不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