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桃花石

大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长河复生记最新章节!

    孙一重来没有给工匠们讲过电流、电压的概念,说实话他们能把电弧灯捣鼓亮还真让孙一有些惊喜。

    第二天一早孙一就把他们召集起来,专门成立一个和电有关的作坊,以后由这个作坊专门负责电池、电器的生产。

    如果算起来哈老财负责的药作坊应该是第一家“国营”企业,商队是第二家,电作坊就是第三家。

    孙一指定了电作坊的负责人,约好时间以后定期给他们讲解一些电的基本知识,并嘱咐他们想各种办法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

    正忙活中,卫兵来报对岸谈判的又来了。

    孙一赶回河岸,发现这回倒好,对方就来了达海一个人。

    双方落座寒暄几句,话题又落到金国的称呼问题上。达海直接说道:“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在理,可是大汗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实话说黄太吉派我来就是和你们耗时间。”

    孙一、贾道士、耿秀才三个人大眼对小眼。

    达海建议道:“如果诸位不介意,我想干脆利用这段时间请教一些拼音的问题;如果诸位有事,不妨去忙,到时间我自己回去,回复黄太吉什么也没谈成。”

    三人稍微商量一下,留下耿秀才陪达海研讨学术问题,孙一和贾道士告个罪离开。

    贾道士对孙一说:“爷,这个达海倒有意思,他对黄太吉不象宁完我、范文程那样敬畏,也许我们可以给他撒撒种子?”

    孙一提醒:“达海可是满侏!”

    贾道士回复:“达海是满侏不假。可正因为达海是满侏,所以他才是三个代表中唯一没有得’死得隔膜’病的,也许种子反倒容易发芽。”

    孙一心下一动。

    ……

    做了些功课,中午时分孙一特地来见达海。

    达海和耿秀才正为几个拼音问题挣得面红耳赤,见到孙一,耿秀才不由说道:“孙参谋于拼音方面颇有建树,整个拼音的思路都是孙参谋提供的,你我二人不妨请他裁判。”

    孙一忙道:“不敢不敢。百姓口中的语言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有什么资格做裁判。一是一、二是二,拼音不过是忠实记录百姓口中的发音罢了,实事求是就好!”

    达海感慨道:“好一句实事求是!说的好!做起来难啊!”

    孙一同他们扯几句有关拼音,直接请教达海:“上次博士谈到女真和诸申来源于蒙古话,能否再仔细谈谈源自突厥语的通古斯?”

    达海迟疑一下,“这个话题真不好说,说不好就得罪人。”

    孙一鼓励道:“实事求是,达海博士是真心做学问的人,管他什么得罪人!”

    耿秀才也鼓励道:“往日太史公为如实记录历史,不惜身残,万古流芳。我辈之楷模也!”

    达海道:“既然如此,我就说一说。但是我有言在先,如果万一得罪了二位,请饶我不死!”

    孙一和耿秀才连连摆手表示绝不至于如此结果。

    达海手指一圈青山和狼山道:

    “这两座山古称阳山和阴山,便如太极图一般,把天下分为两部。山之南,百姓耕种务农,山之北,人民游牧渔猎。山南有朝代轮替,曰汉唐宋明;山北同理,便是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我这么说,二位可能认可?”

    耿秀才微微皱眉,“自古天下以中原为正溯,四外的蛮夷并未开化,平日游走不定,称匈奴、鲜卑、突厥、蒙古为朝代似乎欠妥。”

    达海道:“耿参谋此言差矣。中原人口固定,以地为国,征服一地便是灭一国;草原百姓游牧,以人为国,征服一族便是灭一国。匈奴、鲜卑都曾征服草原众部落,自然可算是改朝换代了。”

    孙一点头表示同意。

    达海接着说道:

    “如同中原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国也是如此。最近的一次北国统一是蒙元,所以草原上蒙古话盛行。上一次统一是突厥,所以当时突厥话势大。蒙古与突厥与之间,便是一段分乱的时候,相当于中原从唐末到南宋这段时间。当时东胡崛起,突厥被迫迁,突厥称东胡为通古斯,意为东边之人。”

    “中原之人向来不关心北国之事,孙参谋知道'通古斯'一词说实话出乎我意料。其实'通古斯'对音并不十分准确,突厥话称东面为'唐古',对音做'唐古斯'更好。”

    “在草原的北面,北海以东的都人被称为唐古斯。北海就是当年汉武帝遣苏武出使,被匈奴扣留牧羊的地方。”

    孙一点点头,北海后世叫做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以东的确就是通古斯地区。据说当年俄国探险家询问当地人,当地人回答以东地区叫通古斯,故而得名。

    达海接着说“在草原的南面,突厥语称凡是耶律氏辽国的地面都叫唐古斯。”

    孙一这回吃了一惊,辽国当年的地盘从东北一直覆盖到新疆境内。孙一不由问道:“这么说唐古斯岂不是很大?”

    达海回答道:“的确如此。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约去西域见面,将沿途的风景人情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在阿里马城当地人以瓶取水然后顶在头上,见了中原的取水物件,高兴地称赞桃花石的东西就是精巧。书中注:桃花石,谓汉人也。孙参谋,你精通拼音,当知道草原上很多地方是哥科呵不分,唐古斯也可以念做唐哈斯,长春真人的这个桃花石翻译可比你的通古斯雅多了。”

    耿秀才按耐不住,“桃花石最多是东胡,怎么能是汉人!”

    达海道:“桃花石的确就是东胡。特德不分,唐转作东,哥呵不分,古转作胡,唐古就是东胡,东胡就是唐古。”

    “至于桃花石便是汉人,耿参谋不要忘了,辽金夏与宋朝南北国对峙之时,北国之人曰汉人,南国之人曰南蛮。这个叫法一直到蒙元都是如此。”

    耿秀才立时就要发作,“东胡焉敢盗用我大汉名义!”

    孙一忙拦住他:“北国的人自认为汉人这正说明他们心里向往,别激动,别激动,事情都过去几百年了。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耿秀才长长地憋一口气,压抑住胸中怒火。

    达海不由自主再打量孙一一眼,接着说道:“其实桃花石、汉人都是别人的称呼。当时辽国自称契丹,又自称大辽。辽本是契丹话,本意是'铁',契丹源自辽水。对音为'辽国',意译则是'铁国'。贵国也号称'铁国',不只源于何处?”

    孙一刚想答复源自'team',发音为铁木,被你们讹传成'铁国'。但是转念一想后世突厥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多数语言把中国仍称为“契丹”。在欧洲由于《马可波罗游记》称元朝为契丹,一度许多欧洲语言中也称中国为契丹。在英语中,由“Khitan”演变而来的“Cathay”是中国的雅称,汉语中有时被译为“国泰”,比如国泰航空。所以“铁国”这个名字也不错。

    所以孙一胡乱答道:“我们善于冶铁,所以叫铁国,碰巧和契丹辽国重名了。”

    达海点点头,居然认可了孙一的胡扯,接着说道:

    “草原再往南,就是我们现在脚下的这块土地,那时属于一个叫西夏的国家。西夏是汉语的叫法,如果换做突厥语或者蒙语,便应该叫做唐古特,唐古特其实就是唐古斯。”

    “不知二位可知道蒙语土默特一词的来历?蒙语土默特源自土门,一万叫做一个土门,十二个土门就叫做十二土默特。蒙语在词尾加'乌特'就是表示多个的意思。突厥话的唐古斯在这里同蒙古语感染,便成了唐古特。”

    孙一问:“西夏在突厥语族东边不假,可是中间还隔着许多说其它语言的部族,为什么突厥语族要称西夏为东边呢?”

    达海赞道:“问得好!其实不光是西夏,在西夏灭亡之后,突厥语和蒙语改叫青海和吐蕃为唐古特,那里还有一座高山,叫做唐古-乌拉山,连在一起就是唐古拉山。正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是东胡的国家。”

    ——————

    参考资料(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过)

    桃花石

    《长春真人西遊记》是中国道教全真派道士李志常撰写的一本开篇游记,主要记述了其师丘处机和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也顺道记述了一些丘处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蒙古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

    此书分上下两卷,书前有孙锡所作序,卷后附录成吉思汗的圣旨等相关文字资料。

    上卷开篇记载丘处机拒绝金和南宋的邀请,並對弟子們說,儅有留不住時去也。後來铁木真派劉仲祿來請丘处机,他才率弟子十九人于1220年自山东出发,经今北京、宣化、达赉诺尔、呼伦贝尔、乌兰巴托、杭爱山、科布多、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轮台、天山、撒马尔罕、铁门关等地,于1222年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觐见成吉思汗。

    下卷记述丘处机三次向成吉思汗讲道,并随从其返回蒙古,其间,丘处机多次劝谏成吉思汗戒杀,1223年,丘处机辞归故乡,1224年抵达燕京,主持天长观(今白云观)。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阿里马城“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阿力麻里(Almalik,又译阿尔马立克),中亚古城,元朝时称为阿力麻里、阿里马城、阿里麻等,明朝时中文史籍称为阿力马力,曾经是察合台汗国的都城。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在伊犁地区。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过天山后到阿里马城,他说城里种满野苹果,树荫蓊翳,当地人操突厥语,称野苹果为“阿里马”。阿里马城即野苹果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