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咬人草

大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长河复生记最新章节!

    草包飞雷刚炸响的时候,满洲兵根本搞不清楚飞雷是从哪个方向飞过来的。

    值夜满洲弓手看不见目标,只能凭感觉隔着壕沟胡乱向外发箭还击。

    被从睡梦中惊醒的满洲兵经历最初的混乱之后,立刻跟着值夜满洲弓手的方向射箭。

    一时间箭如飞蝗,漫无目标。

    等到营外壕沟的两个角上挂起电烛,满洲兵一下子找到了方向。

    箭雨像被激怒的马蜂一般射向电烛。

    结果却是飞蛾扑火。

    合蝉驽炮在黑暗中一下一下的把草包飞雷送入满洲兵的人群,也让满洲兵终于明白了合蝉驽炮的大致方位。

    但是合蝉驽的炮位明显位于弓箭的射程之末。

    且不说夜里这么远距离弓箭抛射能不能射中,单说强弓之末,力道已尽,很难对驽炮造成伤害。

    满洲兵急于冲出营地,发现白天挖的护营壕沟现在成了限制自己出营的障碍。

    满洲兵用于防守的壕沟挖得很讲究:宽,骑马的敌人不能跨越;深,徒步的敌人不能攀爬。

    有满洲兵搬来木排架在内侧壕沟上,一群士兵蜂拥着冲上木排。

    挤在木排附近的满洲兵人疙瘩成了合蝉驽炮最好的目标。

    满洲兵也处于合蝉驽炮的射程之末。可是满洲兵在明处、合蝉驽在暗处,炮手可以仔细的瞄准;合蝉驽炮射程之末,可没有炸弹威力减弱的说法。

    几发草包雷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落入人群炸响,满洲兵顿时不敢再靠近木排。

    此时孙一率大队人马已经冲到外侧壕沟。

    只见先头士卒在弩炮的掩护下,在壕沟上架设一根树干,后续士卒立刻踩着“独木桥”越过壕沟。

    过了“独木桥”的刀盾手支起盾牌,弓手在盾牌后组装新的合蝉驽炮。

    新的炮位因为位置更加靠前,草包雷可以直接落入满洲营地腹地。

    三眼铳手越过合蝉驽炮,一口气冲到内侧壕沟外沿儿,忽然扑通一下倒地。

    就在满洲兵以为三营的三眼铳手已然被“结果”的时候,地上的三眼铳手顺出黑洞洞的铳眼指向壕沟内侧。

    “轰”的一声轰掉对过的满洲兵,三眼铳手打个滚换个地方,依旧趴在地上寻找下一个目标。

    孙一要求:今夜三眼铳手一律采用“卧姿射击”。

    谁都知道站着射击虽然比趴着射击威武,但是更容易招来箭矢;所以“卧姿射击”的要求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凌河老兵油子的衷心拥护。

    连带着摆弄合蝉驽炮的弓手也纷纷采用“跪姿发射”,搞到每发一炮,都像对着满洲兵远远地嗑一个头一样。

    越过外侧壕沟的合蝉驽炮和三眼铳迅速打散聚集在营地内侧壕沟边的满洲兵。更多的三营士卒踩着独木桥后续加入。在弓箭、三眼铳的掩护下,合蝉驽炮不断地向前移动炮位,最远的一直顶到满洲营地内侧壕沟的边沿。

    两盏电烛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前移,照亮满洲兵的同时,不断地把三营保护在黑暗下。

    这时,满洲营地的两侧突然出现密集的草包雷炸响。

    杨日天和李广“借光”发功攻击了。

    在正面驽炮的配合下,杨日天和李广迅速将战线推进到内壕,形成两侧和正面的驽炮对满洲营地的无死角覆盖。

    营地内的满洲兵无处可躲,像没头苍蝇一般乱窜。

    三营猛烈的炮火持续了不到一刻钟,爆炸声稀疏下来。

    ——炸药快用光了。

    为了维持这一通炮火攻势以便在肉体和精神上迅速重创满州兵,孙一将所有的木雷缠上野草变为草包雷,所有的炸药包装进口袋变成布袋雷。可惜即便如此,三营的火力也只能像是一阵飓风,刮过之后就趋于平静。

    如果炸药多一些,孙一有把握把毫无躲炮经验的满洲兵全部炸成肉末。

    但现在只有节约弹药,保证对重点目标的轰炸。

    合蝉驽炮纷纷解体,驽炮手变回弓手,同三眼铳手一起在前沿执行封锁任务。

    “霹呦”,“霹呦”,

    左侧的李广打响了鸟铳。

    鸟铳分散使用根本保证不了杀伤力,所以孙一将鸟铳全部集中到李广那一队。

    现在鸟铳手仗着有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开始对满洲兵不紧不慢地屠杀。

    李广趴在地上,抱着一支盘龙鸟铳,铳管上绑着孙一的强光手电。

    每次开枪以前,李广先打开手电。手电的光柱罩住哪里,其它的鸟铳手全部跟着瞄准哪里,其中包括五支盘龙鸟铳。

    每次铳响过后,总能看见光柱里的几个目标翻倒。

    手电的光柱成了索命的鬼火,被罩住的满洲兵丢掉兵器转头就跑。

    满洲兵不知道自己被多少人包围,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从天而降会爆的草包和挂在营地外角明亮的“灯笼”。

    一开始猛烈的炮火彻底打垮了满洲兵的意志和意识。萨哈廉的临时建制全部被打乱,营地里遍地伤兵没人管。在三营的三个攻击方向上满洲兵根本组织不起来,迅速沦为只能挨打的份。

    不由自主地,满洲兵向没有炮火的山谷内侧退去。

    打头的满洲兵架木排接连越过两道壕沟,没有发现埋伏,于是互相搀扶着迅速撤向谷内深处。

    这一侧三营的确没有埋伏,连地雷都没有。

    这是专门留给满洲兵的一条生路,用以化解掉满洲兵死战的意志。

    不过,据本地的牧民讲,这一侧走不多远长满一种会咬人的草。人和牲口如果碰上这种草立刻皮肤火辣辣地起疹子,挠心一般地刺痒,半天之后才会消退。

    孙一白天亲自去查看。但见满谷都是那种一人多高的咬人草,孙一用胳膊“试”了一下,立刻胳膊上红肿一大片,刺痒得孙一恨不能把胳膊砍下来不要了。

    同时孙一也明白了,这种咬人草学名叫做:“荨麻”。因为孙一红肿的胳膊看上去就像得了“荨麻疹”。

    孙一决定放满洲兵向这个方向跑,去替自己报复那一大片荨麻。

    孙一挑选的进攻时间掐算的恰到好处。

    今日是阴历五月的最后一天,孙一手机上的万年历显示今天月出在凌晨,月出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天亮。

    三营发动进攻的时间选择在月出之前的半个小时。

    三营先在最黑暗的时候给予满洲兵最大限度的杀伤,随着战斗的进行,一丝残月升空,紧接着东方露白,三营借助天光扩大战果。

    同时,天光给了满洲兵逃生的希望,但微弱的天光让满洲兵无法从容选择道路。

    三营分三路挤压满洲兵。

    溃败的满洲兵如同惊弓之鸟,三营即使扔一块石头都能吓得满洲兵鬼哭狼嚎一片。

    终于满洲溃兵一头扎进野生荨麻的丛林。

    三营停止了追击。

    一路惨叫的满洲兵在咬人草里“杀出一条血路”,趁夜落荒而去。

    天色不久放亮,三营从容打扫战场。

    单是咬人草,就会让残余的满洲兵失去战斗力至少一个时辰。

    更何况,孙一估计此战之后这股满洲兵的伤亡在四成以上,盔甲弓箭损失在六成以上,粮食已经断绝,再想翻山越岭的战斗已绝无可能。

    留下一地赤条条的满洲死人和伤兵,三营将士背上战利品在漫天朝霞中得胜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