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出使南阳

宇智波琴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成汉帝国最新章节!

    第94章:(出使南阳)

    刘玄仔细的想了想,然后看着祭遵,反问道:“祭将军觉得朕该如何?”

    被刘玄这么一问,祭遵赶紧低头拱手道:“皇上,请恕末将无礼,天下乱世积乱已久,虽公孙述建立成朝以安天下,但其所行的分封制是这天下之乱的根本,八王占据十三州各地,拥兵自立,现在的成朝之所以能在司隶州安然无恙,只是靠着一个人...”

    “是何人?”刘玄不禁的问道...

    殿中的其他大臣都不禁望向了祭遵,他们都着急的想知道祭遵所说的是何人:“原成朝大司马大将军,东王,上官尹风...”

    “上官尹风?”刘玄听着名字之后慢慢的皱起了眉头...

    殿中的其他人都嗡的一声炸开了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官尹风逼死了刘秀,而刘秀是刘玄的族兄,这些人包括刘玄对于上官尹风还是比较排斥的...

    “祭遵,你出此言,是否是那上官尹风的人?”

    “对,皇上,祭遵出言不逊,企图让我等让那贼人为之帮助,实属可笑,请皇上定夺,严查祭遵...”

    见着殿中的武官都对祭遵群起攻之,站在祭遵身后的景丹毫不犹豫的站出队列,拱手沉声说道:“陛下,祭将军所说虽然有些唐突,但是其本意也是为了我大汉王朝,还请陛下对于此事三思而行...”

    “大将军长长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等都引此为言,陛下,为了我大汉朝几百年的基业着想,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盖延也急忙站出队列拱手说着,他这么做是在为祭遵求情...

    西汉末年的文武之争在这里又再一次出现,文官攻击武官,武官群起自保,刘玄仿佛看见了先祖以前的愁容:“祭将军所言虽然有失大礼,但是,其之言确是为我大汉着想,祭将军,把你所言之事继续说完...”

    “诺...”刘玄发话之后,大殿暂时安静了下来,祭遵拱手接着说道:“上官尹风祖父乃是平帝时期荥阳守将,因反抗王莽被杀,其子上官逸云才投靠公孙述,于此说来,上官尹风祖上实乃是我大汉臣子,只因反抗王莽****,而死于非命,这才引起上官逸云的出走...”

    祭遵的话说完之后大殿中开始窸窸窣窣的悄悄的说着,对于祭遵所说的话大多数人都是不清楚的...

    “若真是如此,那上官尹风还是我大汉朝的武将,只可惜王莽乱政,造成了上官逸云投靠了公孙述,实乃我大汉朝之大憾...”

    刘玄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成朝士大夫阶层及那些诸侯王都很清楚成朝的江山是如何来的,主要依靠上官逸云,所以上官逸云才能被封为八王之首,如果上官逸云能为汉朝效命,恐怕现在的长安之主不是刘景,而是他刘玄,更或者是刘秀...

    “那依祭将军之言,朕该如何?”刘玄哀叹之后看着祭遵沉声问道...

    祭遵深吸一口气,现在虽然能大快人心的说出这些话,但是也免不了要得罪一些人:“回皇上,毅王刘景乃是我朝景帝之子,广川惠王之后,虽然投靠了公孙述,但是却保住了我大汉龙脉免遭战火的摧残,如果能说动刘景与上官尹风,那么,关内之事必将轻松解决,如果情况更好,还可以解决粮草一事...”

    殿中的人都各自窃窃私语,祭遵的话让他们大开眼界,他们当中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毕竟这些是汉朝皇族的事情,他们有些人都是贫苦百姓出身,有些只是北疆偏远地方的官吏,哪里知道关内的这些事情,而且还是汉景帝的后人...

    “广川王最后被除去了封国,这刘景又是我族,估计是没落的旁枝,既然如此,刘景此人可以选择拉拢,待时机成熟时,朕想亲自见一见这个叔父...”刘玄的先祖是长沙定王刘发,与广川惠王是同父兄弟,算起来,刘玄就得叫刘景一声叔父...

    “皇上,祭将军虽如此说,但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刘景现在投靠了公孙述,且其效忠的是成朝公孙家,估计全然将祖宗基业忘记,臣觉得陛下完全没有必要与此卖国求荣之人相交,以免损害陛下的声誉...”

    “臣附议...”

    “微臣附议...”

    虽然祭遵在和这帮人讲道理,但文官讲究的是大礼仪,要让这些自恃清高的文官能屈能伸,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皇上,刘景以此选择定是有难言之隐,否则不会投降公孙述,长安皇陵也不会被保存...”

    “笑话...”听闻祭遵的话,一名瘦高个文官站出队列大声的反驳道:“新朝末期赤眉军扰乱山河,武帝陵寝被盗掘一空,既然刘景是为了保护祖宗基业,为何不加以阻止?”

    “说得对,陈大人言之有理...”

    殿中再次议论纷纷,汉武帝刘彻的陵寝被赤眉军挖掘,里面陪葬品被充当了军饷,此事在当时是人尽皆知,而历史上刘玄与赤眉军确实有纠葛的,因为他手下的军队就有一大部分是赤眉军投诚的人...

    “祭将军,接着说...”虽然底下吵成一片,但刘玄还是想听祭遵把后面的话全部说完...

    “启奏皇上,欲成大事,必不用拘于小节,末将愿亲自出使南阳与长安,去打探上官尹风与毅王刘景的消息,若成功,我大汉朝再兴便指日可待...”祭遵说完便直接跪了下去...

    祭遵的话说完,殿中出奇的安静,都在等待刘玄的发话,毕竟现在刘玄才是他们的主人...

    “咳咳...”刘玄放松了眉头,吐了一口气,淡淡的点点头:“朕准奏,愿将军出使成功,若联合二人,将军便是我大汉再兴的第一功臣...”

    “诺...”

    刘玄之所以答应祭遵的要求,那也是迫不得已,寇恂不在,他能求证意见的只能是祭遵,且他本身的境遇他是清楚万分,如果不选择联合上官尹风和刘景这二人,他们很可能撑不过明年,粮食才是打天下的基础...

    第二天,一身便衣的祭遵带着十几个护卫,乔装绕道,朝南阳奔去,他身上带着的,除了刘玄的亲笔书信,还有那一腔报国之志...

    十多天后,经历了长途跋涉的祭遵等人终于在夜晚临近时分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河南南阳府...

    自从进入南阳辖地之后,祭遵就深深的被南阳辖地内的境况所震撼,南阳前哨城市--汝阳的繁华让他和十几个护卫流连忘返,路过的田地里种满了庄稼,山林周边全是挂满枝头的果树,这还不是开头,当他们到达南阳城后,虽然城门有士兵值守,但根本没有向他们索要进出城的银子,光这一点就让他感觉到奇怪...

    在其他州府,每进城时,城门守城士卒就会向他们索要进城银两,而到达南阳辖地进内后,只要进城,没人收取任何费用...

    且南阳周边的乡镇上都有穿着一样服饰,手里拿着刀的人五人一队的巡逻,周边治安出奇的好:“想不到南阳如此繁华,看来汝阳根本不及此处的三分之一...”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百姓,祭遵轻声的感叹道...

    “将军,还是先去酒馆安顿吧...”一名圆脸随从如是说着...

    祭遵摇了摇头道:“可以去酒馆吃饭,住宿还是去客栈吧,酒馆那地方人多眼杂,还是小心的好...”

    客栈只有南阳辖地以及四川有,这是上官尹风来南阳后亲自要求建立的商旅,考虑到贩夫走卒比较多,酒馆住宿比较差,于是上官尹风想到了这个赚钱的好办法,成立一个商会,然后派人四处建立并经营客栈,就是此一项,每个月都能多出至少几千两银子,上官尹风赚的是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