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调动

宇智波琴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成汉帝国最新章节!

    第136章:(大军调动)

    河间,世家大族聚集之地,明代以前的历朝历代大多都有河间王,虽然位于河北腹地之中,但其繁华与富庶之样超乎了沧州,就连安阳与其都不及三分之一,因为地位重要,常驻军五万,河间守将袁崇喜,河北八良将之一,察良河畔作为袁世杰手下的第一大将,与袁世杰共进退,最终大破匈奴,由此与袁世杰一起名震河北,更是因此获封平北将军,因年龄与袁世杰大小不差,所以二人关系也是比较好的一种...

    这一天,袁崇喜正在书房练字,长期的战斗使得他在别人心中产生了一种莽夫的概念,其实不然,虽然与袁世杰的勇武一斑,但其智谋也造诣颇高:“春秋果真是个好东西,若是与史记相比,当真各有各的好处...”

    袁崇喜心里默默的念着,而就在此时,一匹快马来到他的将军府门前,守门的卫兵拦截道:“什么人?”

    “吾乃定王帐下官将,有急事来找平北将军,快快去通报...”骑士坐在马前,朝着士卒抱拳说道...

    守门卫兵一听是定王袁世杰的人,赶紧抱拳回礼:“稍等...”说完便着急的跑进了府中...

    袁崇喜在得知卫兵的禀告之后,也是赶紧的来到了大门处,骑士正在等待,因为是定王的人,所以他是亲自去:“不知道定王找本将何事?”

    骑士见到袁崇喜出门,赶紧下马朝袁崇喜拱手道:“卑职参见平北将军...大王有令,命平北将军袁崇喜率领河间所有兵马,去青县与大王汇合...”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是调令...”

    袁崇喜也不敢怠慢,接过竹简打开一看,除了内容与骑士所说无二之外,大致相同,末尾还盖着袁世杰的印信:“回去告诉大王,本将立刻前往...”

    “诺...”骑士应答之后,翻身上马,朝青县而去...

    “上官尹风...”骑士走远之后,袁崇喜嘴里默默的念着上官尹风的名字,然后转头吩咐道:“传令,集合所有兵马,即刻往青县而去...”

    “诺...”卫兵接到命令后,抱拳便下去传达...

    河北北平城,大燕帝国的国都,河北原来的治所乃是范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因为袁景初的关系,治所给迁到了北平城,北平城,大燕帝国皇宫内

    “皇上,安阳战败之后,邯郸岌岌可危,现在我朝面临三面之敌,还请皇上下令增援三地,并且迁徙三地之民,往我后方安置...”一个大臣禀告之后,便退进了队列之中...

    袁景初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自古河北出世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袁景初敢在河北称帝,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另一个就是靠河北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否则,其钱粮来源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朕已经命令袁贤亲自前往井陉关抵挡,这一路不成为题,邯郸有军七万,粮草充足,虽然成朝与汉室合兵二十万攻打,但若想城破,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还有大将袁良镇守,也可暂时放心...”

    “皇上...”一名大臣站出队列拜道:“安阳城破,平乡侯李延庆辞官而去,导致高阳王被擒,还请皇上下旨,缉拿李延庆,以问罪发落...”

    虽然一码归一码,但这个大臣此时展出队列说出如此之话,确实有些故意,此话一出,朝中敌视李延庆一派的文官武将纷纷展出队列附和,同情李延庆且富有正义感的文官武将也齐齐发声支援...

    “尚书大人言之有理,若不是李延庆临战而怯,导致大军军心不稳,高阳王何故会兵败安阳,此李延庆之大罪也,若不擒拿归案,实在难以告慰高阳王...”

    “御史大人此言差矣,李延庆虽然辞官而去,但与导致军心不稳完全不同,我大燕朝所有士兵军卒都是皇上的,怎么会是李延庆的?”

    “老夫什么时候说过军士是李延庆的...”

    “御史大人刚才才说军心不稳乃是李延庆离去导致,这不是间接说明军队是李延庆的,而不是皇帝陛下的,也就是说高阳王的领兵能力与李延庆相比不如么?”

    “血口喷人...”

    “放肆...”袁景初沉声一喊,大殿之内顿时安静下来:“朕对于此事自有见解,李延庆现在在何处?”

    “回皇上,李延庆现在正在平乡县郊外耕种生活...”一名武将站出队列朝袁景初说道...

    “陛下,臣倒是听说有一批安阳退下来的兵卒也带着家族老小,在平乡县郊外与李延庆一起耕种...”

    “哦...还有这件事情?”袁景初有些难以置信,安阳败兵居然与李延庆一起在平乡种田:“有多少人?”

    “约千人左右...”

    李延庆的辞官在当时对于袁景初来说还是有很大问题的,他自己内心对于李延庆的喜欢要高一些,因为李延庆是他一手提拔的,可谓有知遇之恩,但却在安阳临战辞去了所有职务,带着家族老小在平乡种地,这县城以前还是李延庆的封地...

    “朕以为李延庆品德尚可,若是安稳种田,也就罢了...”

    “诺...”

    袁景初的话已经很简单了,就是直接告诉你们这些人,李延庆以前是朕的大功臣,现在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在家种田,对朕起不了任何威胁,朕也不愿意追究他任何责任,群臣自然懂得袁景初话的意思,也闭口再不提李延庆之事...

    “报...”大殿外一名甲士拱手朝袁景初拜道:“启禀皇上,沧州来使,急报...”

    “宣...”

    就在袁景初及大殿众臣都在疑惑沧州何事之后,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大殿,朝袁景初跪拜道:“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者何人?有何事?”袁景初问道...

    “回陛下,末将乃是定王帐下将,奉定王之命,前来京城求援...”中年男子话音一落,殿中群臣纷纷交头接耳,沧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居然会让堂堂定王求援,就算是当年察良之战,袁世杰也没有向袁景初求援...

    袁景初自然感觉到事情的不同,于是沉冷的问道:“定王派你来到底何事?”

    “回陛下,成朝摄政亲王,长沙王上官尹风亲自率兵三万,由海船进入河北境内,在三天前偷袭了沧州城,由于是夜晚偷袭,我军猝不及防,全军溃败,定王带着万余士兵撤往了青县,定王派末将前来,是想让皇上下旨,调兵前往沧州围剿上官尹风...”中年男子如是说道...

    “轰...”

    中年男子话音一落,大殿轰然而响,所有人包括袁景初在内都不敢相信上官尹风敢带着三万人马偷袭沧州,还打得袁世杰几万兵马剩下万余撤退,这确实是惊天的大消息,令袁景初久久不能反应过来...

    “皇上,天赐良机,上官尹风孤军深入我河北境内,简直是自找死路,可调集十万大军围剿之,若上官尹风身死,成朝便会轰然而塌...”一名大臣冷静之后第一个禀告着...

    “臣附议...”

    “司徒大人言之有理,若是我们能生擒上官尹风,那成朝的小皇帝必定下旨用任何条件换取上官尹风的安全,若是将其杀掉,其价值远不如生擒...”

    袁景初在众臣的话语间明白了许多,于是下令道:“传旨,命袁瀚带军十万,前往沧州支援定王,务必生擒上官尹风,还有,若能生擒上官尹风,封万户侯,赏万金;若杀之,封百户侯,赏百金...”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