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财税之涨俸禄

三宝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大唐三司使最新章节!

    “陛下!微臣也以为杨监能力虽然足以胜任此职!不过杨监资历太浅,担任侍郎和监都未到一任,急促升任,乱了吏制,恐非好事!

    加之其管着的利钱使、盐铁使等二使刚刚开展事务不到一年,如果把他调往外地,恐怕会影响此二使运转,从而影响我大唐收入!待二使运转正常以后,再派其外任不迟!”

    杨慎矜并不同意他二人的意见。

    “嗯!听了三位爱卿的意见,朕倒也多少对各位的想法有了解!可以看出各位对于杨监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的!

    这很好,至少是实话!朕就喜欢听实话!不管各位是出于何种想法!说实话总是好事!高将军,依你之见呢?”李隆基只是简单点评了几句,扭头就问高力士。

    “老奴以为,三位相公说的都有道理!老奴倒是建议可以如张相和陈相之意见,让杨监暂时担任副经略使知经略事,并不赴任!

    再派其他干员担任经略使留后即可!”高力士建议倒是特别,不过并不新鲜!

    因为节度使或者经略使暂时不赴任者很多。有判官担任留后的,也有长史或者司马担任留后的。

    “高将军这建议倒是很好!那就让杨监兼任岭南副经略使知经略事。给事中林道元担任南海郡别驾,摄侍御使,权知南海郡事、经略使留后!负责日常事务。大事加急驰报杨监即可!”

    那张均一听,却极度郁闷!没想到杨游不但没有去职,反而多了一个职务。虽然是遥领,不过其在人事上还是有很大权限。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是全然没有成绩,今后时机成熟,可以上奏要求杨游赴任!

    想到这里,他隐约又感到一丝不安!到底自己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呢!

    ……

    兴道坊,下午。

    杨游与颜真卿、元晟三人来到主事刘斌家里。他们是来实地调查底层官员的收入情况,以便为提高官员俸禄做准备。

    来到其住所,却看见只有五六间草房,非常破旧。两个穿着破旧补丁衣裳的男孩正在坝子里面玩耍。

    看见有陌生人来,那两个小孩赶紧跑进屋里面去,倚门而望,羞怯无比!

    顷刻间,那刘主事就出来,一看,他却不认得杨游,却认得颜真卿。因为此人是颜真卿当员外郎时认识的一个主事。

    “卑职恭迎严公,严公屋里请!”因为二人都穿着便服,他自然不知道杨游是谁!

    “刘主事!此乃是新任殿中监杨公!快快行礼!”

    “卑职参见杨公!”一听面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游,刘主事非常震惊!

    杨游看他有些慌张,忙道:“刘主事莫要紧张!吾等二人是来随便看看!听听你等对俸禄的看法!”

    那刘主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瞬间一喜!肯定是要调整俸禄了!

    “杨公、严公,快屋里坐!”

    ......

    花萼楼,李隆基和高力士挺着杨游的汇报。

    当然是关于调整俸禄的事情!

    唐代官员的俸禄十分复杂,而且京官和外官不一样。

    简单说起来,天宝年间官员的合法收入有:月俸、禄米、职田收入、食料。总的来讲,安史之乱前,正常年份,一个九品京官的所有收入,应该可以让五六个人正常生活。

    当然是除去房租以后!而京城的房租是很贵的!

    至于买房,一般七八品官员如果没有家里的赞助,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够搞到肥缺!

    有人研究说大唐一个九品官员收入,按照现在算有十几万,还不错。

    其实那是错误的!因为他所有东西按照现在的大米计价,而在唐代,米价极不稳定。高低差五六倍,甚至十倍以上都很正常!

    官员实际收入远远没有这么高,还有一些极其重要的原因:当时食盐、布料、肉食、香料等等都非常昂贵,更别说读书用的纸笔!官府里面还有专门的官员管“纸笔”(录事参军或者主簿兼管)。

    纸笔跟钱帛一样,属于重点管控的物资。官员的儿子不读书行吗!此其一。

    其二,官员已经开始候选,中唐以后大部分官员干三年,就要候选三年以上,最长十二年!这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其三,古代当官的,家里一大堆人,都是没有工作的!可不像现在!

    现在你家里十来个人,一年就算十五万收入,住在京城,你活得下去吗?

    可以告诉你,你一个九品官,如果家里有两个儿子读书,你能保证一年能有一半的时间吃上干饭就不错!

    至于吃肉,就等过节吧!子女和仆人穿补丁衣服是百分百的!甚至主人穿打补丁的衣服,也是可能的!

    唐代还有宰相住破旧的茅屋、穿布衣呢!因为靠工资买不起房!当然,他属于那种只靠工资吃饭的另类!

    ......

    杨游详细汇报了官员的收入状况和支出情况,然后道:“陛下!微臣以为,陛下圣德宣布海内!如今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胜过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

    应该让官员、百姓也享受陛下治理之成果!故微臣建议,可适当提高官员的待遇;同是再适当降低百姓庸调、户税。

    按照微臣的计划调整算下来,增加官员收入和降低租税,每年要增加一百五十万贯!这差额就用盐铁、钱庄之利补充。

    即便这样,也应该还会剩余一百万贯,就是再除去北衙禁军新增加的二十几万贯,还会结余七十多万贯!如果到了明年末,估计结余会到二百五十到三百万贯!

    微臣还安排刘晏、第五琦、元载的e等判官,在江南、剑南等地大力整顿茶市,规范茶业!

    微臣也准备向陛下申请开始征收茶税!这茶税开征以后,预计明年可增加十五万贯到二十万贯!”

    那李隆基也听出了门道,点头道:“这增加租庸调、户税、地税等,百姓怨声载道,倒是增加盐铁百税,似乎并无多大影响!爱卿这建议高明!”

    “陛下,微臣以为,还可以开征关税!这官税对百姓影响更小,收入更加巨大!”杨游一看,这农业社会,农民只要有饭吃饱,就满足了!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其实都是在解决吃饭的问题!

    所以要增加钱的收入,这关税可是帮大忙!利用大量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增加税收。

    杨游想,不能够钱都让为富不仁商人赚完了,还是得反馈回百姓才行!

    “关税?这是何物?一年能征收多少?”李隆基一听收入增加,倒是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