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祖宅风水

末家大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鬼王令牌最新章节!

    1911年的武昌起义后,这里的胡老三和苏双儿也在一年后搬走。据说是因为去了武汉,而且才认识了我家老爷。

    宏家老爷当时就在武汉的一家营造木工坊做老板,他胡老三就来买新家具。

    这么个事,才有得我们家老爷来沙市买了他丢弃的房子。

    具体说法是胡老三把房契地契一并的就给了我们老爷,而且我们家不过送了一套西洋的木工家具,折当时是九千现大洋的样子,也不算是大手笔,半价就拿下来这一个荆州的祖屋。

    老爷在那之后就经常带人过来打理,构建了这祖宅前院,木料堆积场也派雇佣的木匠打了一圈的木围子。宏家祖屋的地契,就目前从遗留的图纸画样,从丈量的旧时尺寸来看,不少于12万平米。

    (后来从圈占我宏家祖宅木料堆积场的,沙市二中的学校面积来看,85米 X 128米=108880平米......其余的还有沙市解放后,被一些拾荒者搭建的木板房圈占的一万三千多平米就不计算在内了。)

    二中的操场,能很轻松的有百米多的跑道,可见我们宏家当时堆积木料的场地多大。(后来政府规划市区用地,以最低2.56万一平米或者不等的价格买去。二中搬迁到长港路后面西干渠郊外。)

    这老屋里的七七八八的破烂家具,都是满清前朝的,不能再用的,丢的丢了,烧的烧了,唯有挂在胡老三和苏双儿卧室横梁上的一面青铜镜,引起了宏老爷的注意。

    不过老宅不闹鬼,是不需要悬挂阴阳镜的。老爷就取下,收在阁楼的书箱里。

    从哪以后,于是宏家老爷一年来这里住个两次,一次一个月左右就回武汉宏家巷。主要是收购长江放排下来的木料,然后堆积在这里场地晒干。经过一百多个木工的刨皮、整理成木方后,修建桥梁和大宅的主要框架结构。其余的小块木料也制作家具和农具。

    宏家老爷也是进门之后,把这里的前厅改成后院,后院开门做成大院前庭,重新找了木工,石匠,瓦工,漆匠,开了家宏鑫营造厂,开始为地方建设,修楼子,围院子,挖槽子(排水沟),架板子(修桥)。

    1913年起,这里的宏家大院后门的场子门口。竖立新挂牌的宏鑫营造厂,主要是以木工为主,收并了铁匠、石匠,玉石雕刻工匠,那些地方上会字画的,能做点收工活计的,也把自己画的、刻的、写的东西,小物件,拿来宏家的铺子寄卖,不过宏家老爷只是取利三成,所以深得街坊邻里的喜欢。

    在这里生意是做得很红火,没两年就娶了一房大姨太,还是老天宝珠宝行,杨老板的大女儿,杨金莲。

    这杨金莲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由,一再的肚子空空。那时候,二十几岁的男子没有子嗣,作为一个大家族是肯定有想法的。

    在日本人攻陷南京时,我的曾祖父就带着十几个家眷,其中正妻,三个丫头和子女,乘坐三辆马车,后面跟着两辆拉着东西的马车,带着八个护院家丁,来到沙市,一路上走了七天。

    那时杨金莲还没进宏家门。正妻已经无历史资料,因为没有所处,只能是定义为是童养媳生了我。我还有一个宏玲姑妈。

    宏玲,二儿子方明,大女儿方淑娴,方家老爷方嘉兴,属于方家小弟二房的夫人,带着一个服侍怀孕夫人的婆子、一个丫头,和我家老爷来沙市后,就去了当时的沙市中山路大湾,在一个豆腐坊小院子住了。

    那里就是日本人屠杀方家二十七口的地方,方家宅子。

    在我宏学志去国外留学的第二年,母亲因为体弱,估计一直就是肺结核,在姥爷姥姥走了不到三个月也离开了人世。

    这也是此刻宏家需要后继香烟的必须。到这里的宏家老宅之后,宏家不断的走人,需要添点喜气了。

    宏学志没回家,家里无子女在身边,所以宏家老爷才被迫娶了一房姨太,杨金莲。

    不曾想这是个闷着头吃白米的鸡。在宏家老爷宏金贵被日本人拿去后她就带着东西和暗中相好的人跑了。

    此刻宏家老爷宏金贵(宏龙曾祖父)处理了与姚木匠私下逃走的杨金莲之后,就没有再续弦。

    我此刻作为宏学志来到宏家,自然是要暗中改变一些历史的事实的。杨金莲与姚木匠私下逃走后三个月,被人拿走送回来,被她卖掉的两万平米,20亩的地契也被我重新低价的收回。

    毕竟这里的有钱人都知道了事实,也给了宏家面子,不仅仅不会赚宏家大少爷的钱,但是我多少得给人点好处。

    我还额外的收购了后街取水井附近的六万平米的地,作为我宏家的木料加工坊,还有帮工、佣人、丫鬟婆子的作为其家属的居住地。

    这些人也有家小,得有位置住下来。没有房屋也不行。很多还是流浪来的手工匠,带着一大伙的家眷,都来投靠宏家。

    后来解放初期,宏家没落了,这些帮工和佣人都走了,这些房子全部住满了二中的老师和学生......直到校舍修起来,这些木屋棚屋才拆毁,修建了中学的红砖院墙。

    那时我从每天宏家两百多平米的后院厨房,摆放的长凳子来算,五十条长凳子全部坐满,一条能坐三个人吃饭,那会是多少工人?还有没凳子,蹲在外面木头上我的几十个人.......

    他们的家属是没有资格来做工的厨房打饭吃的,但是我们宏家每月定期是给了足够的工资,还隔三差五的让丫鬟婆子拿大木盆揉面,蒸馒头和白菜、腌菜包子叫他们家属一人两个的来领去吃。

    在后来也有人主动的要求把房子压给我,换点白米度日,但是那些穷苦人家,扛走了米和面,我并没有拿人家的地皮。

    也就是说,实际上还有至少三万平米的住家地皮,应该在那个民国时期是属于宏家的,但是宏家人,厚道,并没有去占取,也没有这个必要。

    要是心黑一点的,拿了还不就拿了。

    但是我们前面提到了一个事实,宏家没落时,来踩着宏家的又是一群什么样的文化人?

    感觉宏家的一切祖业家产,都是他们祖上修来的,买来的一样。

    宏家人依靠的是学来的手艺,赚的是自己没日没夜的设计、施工和出资修建,和一群泥脚杆子,苦命帮工一起辛苦赚来的钱。

    他们说占就占,说取就来拿。这人还真是搞笑。还说什么拿来主义,我们大家都去这种人家里免费去拿拿看......

    超市不付钱,不刷卡你能拿什么走?但是我们不谈过去,过去很多事实回头去看,那一些做得对么?

    但是人在做事天在看,那些披着人皮的,也是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我们慢慢的看结果......

    我回到宏家了,拿出了自己的财产,......在宏家就要没钱购买建筑材料时,回来了。也在宏家经历了日本人的搜刮,街坊邻居们,数百人,无止境的物资,真金白银,白米白面“救济”之后,家里就是拿出来一百大洋都很困难时,我回来了。你不可能施舍一家,其余九百九十家不理会。那时战争年代的穷人不是很多,全国都是。

    那时候的木料是木工房出线买来的,木料得晒干才能用,人家伐木出售料子的,不会有地方给你晒好、加工成木条送来。人家没那手艺和闲功夫。

    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人修建宅院,打造家居,都是自己拿钱出来购买材料,然后完工了,主人家付账。

    这就是那时候的民族资本家的定义。

    没钱你开门什么都做不了。光有手艺等于是个零,所谓的白手起家其实这是个很错误的词汇,白手起不了家。你没用工具如何做手艺?有工具在手就不能叫白手起家,你是有产的人了。工具包里的物件都系赚钱的资本。你借用别人的工具来创造价值,之后也得有回报给别人,这也不能叫白手。

    农民无地,可以种人家的田来活命。他不叫白手起家,叫打工活命,还不能叫赚钱,老板做生意叫赚钱,平头百姓是养家活口。

    但是做手工艺的,土建,石匠,铁匠这一切,都要钱买料子来加工,不买料子谁借给你?

    买了就是有钱人,属于了什么阶级,然后就得被打倒,也是一种人类想出来的可悲的一种理论。现在或许按照那旧时的定义,人人都被打倒很多次了。我们的房子都是私有的了,户口是自己的名字。

    其实人类在探索一个生存形式,但是这些东西历史证实,实则是荒谬绝伦的东西,实际上害死了很多善良无辜的人,和有知识的人。

    但是回顾过去,我们是为了展望将来。

    死去的已经是过去的事实了。

    沉痛的教训,我们只能用来警醒世人,如何去走正确的路。

    但是父亲宏金贵提议要我娶了这里一家大户人家的小姐,我听到名字后死活不同意......

    因为她就是李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