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战情突变

嘉明道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血染军魂最新章节!

    作为一个穿越人,洞悉一切,怎不将老蒋吃得死死的。

    深知西海湾军力和战力的老蒋,早期在小诸葛白健生的剖析下,亦无数次地权衡过与西海湾交恶的后果,且不谈掌控民国的局势,但弄得他老蒋上不了位或下台踩上一脚,老蒋都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包括西海湾多年来明里暗里**乱*匪都得按下不表。今个儿这流氓元首在自己的官邸丝毫不给面子,老蒋气归气、却也不得不动用他那善于权谋的光头脑袋思考一会。

    “达令,畅鹏兄与先总*理的交往不浅于你,多年来对你襄助不菲,于公于私都。。。”宋三妹得报,急忙赶来劝阻。

    已冷静一会的老蒋起身握住宋三妹的柔夷,说道:“不堪他那猖獗的态度和语气,我堂堂民国军事委*会委*长、容不得此等作为。”

    “噗呲”,宋三妹娇笑一声说道:

    “流氓元首岂会浪得虚名,黄埔早期便公然与两dang要员交恶。你们俩交往多年,双十二事变他又急赴长安斡旋保你平安,往日可不见畅鹏大哥待你有不堪态度,我想这次必然有原因。”

    “他往华东华中调集大量军力和物资,却不知会国府,心有叵测。”老蒋在自己老婆面前仍然装逼。

    “得了吧!当初那么多机会摆在眼前,他西海湾亦丝毫不动。这会民国*统、多党合作抗倭和民族统*战线时期,畅鹏兄这时候方跑出来找事?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可我看好你那畅鹏兄,他不会干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么说倭日有大动作,畅鹏兄的作为系来助民国或逼我抗倭。”老蒋将自己的思绪说了出来。

    然而仅仅不足两天,随着卢沟桥的枪声,老蒋便自降身份,秘密出现在畅鹏下榻的别墅。

    紧接着于国府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老蒋并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华夏民族的千古罪人。”

    畅鹏对前来相商的老蒋说着:“第29军容不得你委座的嫡系军进入,我这地方守备军更无理由避开国府前去相助。国战已开,西海湾已组成15万兵力、四个甲级师和三个混成旅另一个支队的华夏军团作为预备军,随时参与国战。”

    不得不隐晦自己知晓历史,基于民国时期的各方面因素以及畅鹏并不想以西海湾有限的军力消耗在北方战场,但他知道老蒋的动作,便给予其一颗定心丸。

    既然作为秘密会见,其中所谈及的内容自然成为秘史,离去时的老蒋是否腰杆硬朗不少。

    七七事变后,老蒋为了把倭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于是,华倭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倭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华夏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

    这场战役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七七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老蒋投入其最为精锐的嫡系部队作战,是否由于某人提供的底气不得而知,但西海湾四个师、三个旅的超级阵容,却在赴沪的中途转向西北,连熟知历史的某人都惊愕不已,难道历史已改变。

    第二次淞沪战争本是老蒋在抗战期间难得的一次主动进攻举动,畅鹏亦是抓住这个主动权,以这个主动权去谋求一次战役的胜利,让西海湾有限的兵力得到足够的锻炼。

    可当华夏军团分批次向淞沪地区集中之时,已经动身的畅鹏在半道停了下来。

    当再次赶往与老蒋会面时,老蒋已手足无措。于是乎,好一阵探讨和推敲,淞沪会战仍然以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等的部队为主,历史好像还是没有改变。

    令华夏军团停下的原因系大阪方面发往西海湾的一份绝密情报,这份十足可信的情报让畅鹏开始怀疑历史的真实性。

    倭日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zhi”。1936年6月,倭日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倭日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华夏、进犯苏俄,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倭日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夏局势日益严峻。

    历史上,倭军侵华的有三条路线,其中一条为:从华北,经过潼关进入陕西,然后南下进入四川,再封锁出海口,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民国方面在倭国亦有布局,戴老板手下亦非全是搞阴谋者,他送来了同样的倭日新战况情报。

    就畅鹏与老蒋当面证实这条、在历史上仅仅是提议而没有发动的路线,又或者发动不顺利而夭折的第三条侵华路线,连国府军事家蒋百里都感到后背发凉。

    四川是华夏的大后方,倭军分出一只重兵出潼关、入陕西去攻击四川,那还得了!

    倭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从山海关入华北,主要却分两路:一路从阴山入陕西,一路从甘肃入秦岭直捣四川,而后进兵湖南,那么占领绥远这一战略方向的要地。。。

    很是明显,老蒋也看到了倭军的这一企图,于是仍然按计划不断向沪都增兵,迫使倭日不得不放弃原计划转而把兵力部署到了沪都,于是华倭双方在沪都进行了一场大会战。

    那绥远便真没有战事了吗?畅鹏得到的情报便是关东军3个师团集结与热河赤峰,他们的战略目标便是绥远。

    倭日将再战绥远,进而采取大汗进犯中原的路线,看来倭日不乏知晓历史之徒,这一段不被历史所记录的战事会如其所愿吗?

    1933年热河被日军侵占后,向华北与塞北逼进,1935年傅宜生将军曾在百灵庙击退日军,缔造百灵庙大捷。

    七七事变后,日军于1937年10月攻占归绥,扶植德王成立汗维组织统治,于1939年9月成立“汗维联合自治政府”,改归绥为“厚和浩特”特别市。

    于是乎,畅鹏为淞沪战役精心准备的华夏军团改道的目的地--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