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倭国的妲己(一)

铁扇子扇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水浒之我叫宋清最新章节!

    宋清看着眼前一脸谦卑样子的藤原公实,不禁想起后世倭国事另外一个大国的情景。也是这样的一脸谦卑,恨不得将自己的妻女都送到人家床上那般。

    “你这倭国好生不讲道理,早日不分青红皂白就围攻于我,那会儿怎么不说派人来?现在见我军打到你们的平安京了再来,岂不是临渴掘井?”

    吴用本身就对这帮倭人身怀怒意,再也按耐不住,一腔怒火爆发出来。

    任谁被当做磨刀石一般的仍在荒岛数月,也绝对是这般脾气。

    石秀刚想替藤原公实翻译,藤原公实却摆摆手,用一口流利的汉语道:“大王,弊国已经知错了。上邦有一句古话,说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小国已经备下了礼物,以供大王解气。还请大王看在小国侍奉上国并无不妥的份上,绕过下邦一次。”

    对于藤原忠实来说,梁山的入侵是一个难关,同样的,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藤原家世代公卿,辉煌的时候,朝中除了藤原家的,就是藤原家亲戚!如此庞大的势力却被白河的一手政院给打破了平衡,藤原忠实无时无刻的思索如何振兴藤原家,宋人身为外界的一股庞大的力量,无疑让忠实看到了希望。

    宋清冷笑一声,并不说话,负责唱黑脸的吴用继续道:“补偿?拿什么来补偿?我军因为你等丧命的将士已经不下千人!我梁山士卒的性命,比你们贵重的多了去了!补偿是吧?赔偿我军的全部损失,再割让九州、四国两岛,作为我军的驻军的食邑之所,便可以免去你等的罪责!”

    忠实惊起一身冷汗,这宋人再强,顶天了劫掠一番便要回国。听这个人的意思却是想要常驻倭国,这相当于在倭国头顶上放一个太上法皇啊!

    便是身为摄政关白的藤原忠实也丝毫不敢张嘴,这事,太大了!已经超过了自己的处理范围了!

    藤原忠实脸色发白,仍是不甘心的出言道:“贵军……贵军可是要常驻倭国?”

    负责唱白脸的朱武急忙上前,回道:“藤原先生莫慌,我梁山替天行道,如今想要和倭国通商,却缺一个歇脚的地方。如今你等袭击我军商船,又惊动了我家哥哥,岂不是自己送上门来了么?先生回去后可以和贵国国王好生商议一二,只是还得尽快答应,免得等到我军打下了平安京的时候在张嘴,到那时才叫悔之晚矣!。”

    藤原忠实脸上挤出来一丝笑容,对着朱武笑了笑道:“多谢这位先生,小人回去后必会如实禀告我家天皇。只是这样大的事情,又无前例,恐怕难以答应。”

    宋清心头一笑,这般条件谁会答应?况且本来就没抱着让倭国直接答应的打算!

    忠实又道:“既然如此,小人就先回去了。”

    朱武急忙道:“还请使臣将礼物带走吧,毕竟无功不受禄。”

    藤原忠实哪里肯要,一个劲的推辞,两人争执了良久,藤原忠实附到朱武耳边耳语几句,朱武这才作罢。

    等到朱武将忠实送走后,回到帐中,却发现众头领这商议如何进攻平安京之事。

    朱武苦笑一声,道:“哥哥,你可知道我为何留下这倭使的礼物?”

    宋清哈哈一笑,从高台上走了下来,道:“军师莫要卖关了,还请说来。”

    “这倭使说这些礼物都是藤原家准备的,若是日后我军破了平安京,还请大王饶过藤原家。”

    宋清冷笑一声,道:“先生有所不知,这藤原家把持倭国朝政三百余年,这点礼物就想打发了?也欺人太甚了吧!”

    藤原家自从藤原良房开始,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之职均为藤原家独霸,堪称无冕之王。三百年的积蓄岂是这点银两就能收买的?

    吴用见自己的这个同僚吃瘪,神采飞扬的道:“不知是何礼物,让总参军朱先生同意了这般事情?”

    宋清皱了皱眉,道:“吴军师也是闲的么?抓紧时间过来研究如何攻打这平安京!等商讨了个结果,在去说其他!”

    吴用讪讪的笑了笑,急忙赶了过去。

    平安京基本仿制的洛阳和长安,将整个城池划成方方正正的若干块,城墙也不低矮,约有六七丈。可惜兵马应该不会太多,顶天了有个三四万足矣。

    对于这般坚城梁山从来都不畏惧,四五门大炮正在军中,又有如此多的攻城设备,若是打不下来就邪门了。

    真正要商议的反而是进了城后如何有效的控制失态,万一白河一怒,组织巷战,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商议了半日,终无甚好办法,只能是走一半见一步,这才作罢。

    会后,宋清却叫住了闻达,道:“闻将军,你跟着我去巡巡营吧。”

    高宠心道,此人乃是朝廷降将,又是刚刚投降,若有什么歹心思却怎生是好?急忙道:“哥哥,我也跟着你吧?”

    宋清摆摆手,道:“闻将军我信得过,你去忙自己的去吧。”

    高宠还想再劝,宋清却已经带着闻达走出来帐篷。

    宋清在前,闻达在后,良久,宋清才道:“闻将军,若是若是将你留在这倭国,替我镇守一方,不知将军有何想法?”

    闻达心头一震,有些难以相信的看着宋清,片刻后才道:“这倭国远离梁山,小人窃以为应该从中原光移民众,然后易其风,使其学习汉话,汉字。如此百年后这倭国定为梁山的一处基业!只是倭国地远,梁山难以制衡,不妨留上两到三只军队,互为制衡,驻扎数年后,再从梁山抽调几支军队,互为轮换,当可确保倭国万无一失。”

    宋清有些惊讶,这个平时话不多的汉子竟然还有这般想法,将自己定下来的方策说了个七七八八,看来这古人也有不少思维朝前之辈啊。平复下了心情,才道:“将军有如此想法,我心甚慰!不知将军家中还有什么人呢?”

    宋清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再问下去也没有十分意义,边和闻达闲聊了起来。

    天色已然全黑,宋清这才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帐中,刚脱下衣服,却发现被窝里面有一具滚烫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