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四房走水

萧非潇0419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重生之惑世毒妃最新章节!

    初文渊笑道,“我记得你阮表哥不喜欢深色?”

    妤淑强忍着脸才没红,道,“谁说不喜欢了,表哥现在可喜欢深色了,爹爹还没说来找我做什么呢?”

    初文渊从袖子里掏出两张银票,递给妤淑道,“这是你先前孝顺你祖母的两万两,现在你也定亲了,这是她给你压箱底的。”

    妤淑不缺钱,侯府上下都知道,老夫人给她添嫁也只可能是庄子铺子,不会把银票还给她,看来祖父动怒了。

    妤淑爽快的接了银票,笑道,“祖母这么疼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初文渊嘴角抽了下,就听妤淑道,“四婶婶去潮音庵之前给娘亲赔礼了,四叔不在,他向父亲赔不是了?”

    妤淑望着初文渊,眼睛都不眨一下,初文渊摇头,“没有。”

    对四房,他已经没有任何好感了,一声不甘不愿被逼出来的道歉,他也不在乎。

    侯府爵位,他会争到底。

    他摸着妤淑的脑袋道,“父亲不会再让你失望了。”

    妤淑要的就是这句话,如果父亲不努力去争取,她在后面使再多的劲都收效甚微。

    初文渊没待一会儿就走了,妤淑让袖烟把银票拿下去收好,然后让燕宁出去打听,老夫人给了二姑奶奶多少体己。

    要不是太多,老太爷不会发这么大火气。

    很快,燕宁就回来了,道,“老太爷给了二姑奶奶十担粮食和十亩良田,让她以后自力更生,柳妈妈塞了一荷包银子给二姑奶奶,差不多三十两银子。”

    柳妈妈自然不可能给二姑奶奶塞银子,当然是老夫人吩咐的。

    这给的不算多,看来老太爷骂的很有效果。

    至于那十亩良田只怕将来长成十亩杂草都算是好的了。

    心情好,妤淑继续绣腰带。

    窗外,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变的灰暗,到了傍晚,又刮起熟悉的狂风,窗户只开了点透风,钻进来的风都将蜡烛吹的忽明忽暗。

    袖烟见风吹的纱帐掀起巨浪,连忙去把窗户关上,望着妤淑道,“姑娘,这是又要下雪了吗?”

    她记得姑娘说过,这一场雪要下一个月,到元宵节正好满一个月呢。

    妤淑轻嗯了一声,黛眉就道,“银霜炭不多了,明儿让人抬两筐子来。”

    怕妤淑冻着,袖烟拿了毯子帮妤淑搭在膝盖上。

    窗外的呼啸寒风,听得人心慌不安,偏屋子里烧了炭盆,必须要开窗户通风,这不,窗户一开,一阵风吹进来,黛眉眼睛都眯了,狂呼被吹的砰砰响。

    随即哐当一声传来,博古架上一瘦高美人瓶被风吹地上,碎了一地。

    黛眉吓了一跳,忙把窗户给关严实了,然后巴巴的望着妤淑,一脸犯错的样子,毕竟那是妤淑最喜欢的美人瓶。

    “收拾干净,”妤淑语气温和,并未责怪她。

    黛眉眼眶微红,那美人瓶都够买十几个她这样的丫鬟了,姑娘对她真是太好了,忙把碎掉的瓷片捡起来,然后问道,“窗户怎么办?”

    以前发生过烧炭盆不开窗户把人闷死在屋子里的事,不开窗户肯定不行,可偏偏风又太大了。

    妤淑想了想道,“暂时先把门帘子卷上去一些,睡的时候,没准儿风会小一些。”

    袖烟点点头,就去卷门帘了,风从地下钻进来,不会吹的灯忽明忽暗。

    只是袖烟比较倒霉,刚蹲下来呢,燕宁就把门帘子撩起来,火急火燎的往屋子里钻,直接把她给推倒了。

    这一幕,妤淑正好看见,忍俊不禁。

    燕宁见自己用力太大,脸颊微红,赶紧把袖烟扶起来,袖烟恼道,“你急什么呢!”

    燕宁忙道,“我方才在院子里瞧见那边冒浓烟,像是东院走了水。”

    袖烟愣住,也不拍身上的灰了,撩起门帘就往外钻,方才还是浓烟滚滚,这会儿已经能看见火光了。

    “姑娘,真的着火了!”袖烟大叫。

    妤淑忙把手里的绣绷子放下,穿了鞋出门,彼时丫鬟婆子高呼走水声已经传来了。

    是东院着火了,而且还是四太太住的正院。

    妤淑要去东院看看,黛眉忙拿了斗篷来,帮妤淑系好,又换了长靴,然后扶着她往东院走。

    风很大,火势根本就没法控制,丫鬟小厮们拎了水来灭火,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

    老太爷和初文渊他们都来了。

    火势太大,正屋肯定是保不住了,老太爷当机立断,让小厮们把离的近的屋子泼湿,以免风刮过来把其他屋子给引燃了。

    一个时辰后,火势才渐渐得到了控制,浓烟呛人,妤淑用帕子捂着鼻子。

    黛眉憋笑道,“姑娘,咱们回去吧。”

    天上开始飘雪花了,火势也灭了,知道四房损失惨重,妤淑就转身走了。

    偏屋内,四老爷在审问丫鬟,他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滴墨了,偌大一间屋子,四太太住了将近二十年,一应摆设都是最好的,这一着火全都没了。

    几个丫鬟跪在地上,吓的浑身直哆嗦,她们是亲眼看到着火的,紧闭的窗户突然打开,蹿进来一阵狂风,高脚烛台倒地,大红牡丹的毯子就烧了起来,引燃帘子,然后床幔就着起了火。

    她们大叫婆子来灭火,可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老太爷眉头紧锁道,“高脚灯台那么沉,岂是风能吹倒的,还不说实话?!”

    当时收拾屋子的两丫鬟一口咬定就是烛台倒了才导致起火的,可是没人信。

    烛台很沉,是铜的,就是放在院子里让风刮都刮不倒,何况在屋子里了,定是丫鬟没说实话,指不定就是丫鬟绊了脚,推倒了灯台。

    四老爷就让人杖责丫鬟,三十大板下去,丫鬟皮开肉绽,也还是烛台是风吹倒的。

    丫鬟没有直接杖毙,毕竟是四太太的丫鬟,她人去了静心庵,才离开一天,正屋就被烧毁了,丫鬟还得留给她审问呢。

    妤淑回了梧桐居后,阮氏就派紫苏来传话,让她早些睡,屋子里不要留烛火。

    平常妤淑屋子里都会留一两盏蜡烛的,不会影响睡眠,但晚上起夜也不至于黑灯瞎火,但这一晚,屋子里乌漆嘛黑的,她还大适应,半宿才睡着。

    第二天起来,天上在飘雪花,不是那种鹅毛大雪,雪花细腻,一碰到手心就化成了水,但是地上树上白皑皑一片。

    昨晚天黑,看的不真切,一大清早,黛眉特地去东院瞄了一眼,回来告诉妤淑道,“四太太住的正屋,已经找不到一件好东西了,那些珍贵的瓷瓶都摔碎了。”

    昨天被风吹倒一美人瓶,她心疼了半天,现在四太太烧毁那么多东西,那种心疼瞬间就被治愈了。

    心情好,妤淑早上多了半碗粥外加一包子,然后就去了沁兰居,老夫人病着,再加上妤淑不想见她,就没去了。

    屋内,丫鬟也在向阮氏禀告四房的损失,阮氏听后,道,“高脚烛台确实没那么容易被风吹倒,怎么就着火了呢。”

    “谁知道呢,”赵妈妈语气轻松。

    四房倒霉,她乐见其成,况且可没人逼四太太去潮音庵,是她自己要去的,挨罚还想得个孝顺名声,要是她在府里,丫鬟们也不敢这么疏忽,只怕这会儿大太太的肠子都要毁青了。

    这一场火,大家都当是四太太不在,丫鬟们漫不经心烧着的。

    一大清早,天麻麻亮,就有小厮去潮音庵给四太太传噩耗了,这时辰,就算下了雪路难行,也该回府了才是。

    但是,四太太迟迟没有回来。

    一个时辰后,去传话的小厮回来了,然后,大家更同情大太太了。

    小厮禀告东院正院着火,大太太当即就坐不住了,要回伯府看看,可是天下了雪,潮音庵又在山顶上,平常路就不算特别好走,一下雪更是难行。

    再加上四太太心急如焚,一个劲的催车夫快些,车夫就猛甩马鞭子。

    一着急,就容易出事,这不,马蹄一滑,车夫被甩了出去,马带着马车闯进了竹林里。

    四太太被甩了出来,重重的砸在了竹子上,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胳膊脱臼了,额头有些撞伤,小厮没办法,只能回潮音庵找人帮忙,把四太太抬了回去,然后找大夫,一通忙活,到这时候才回来。

    万幸的是他禀告的时候,七姑娘还睡在被窝里,四太太心急回府都顾不上她,不然指不定还要多一个受伤的。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四太太这么倒霉,妤淑大呼痛快,觉得是老天爷看不过眼在收拾她了。  四太太虽然没回来,但是她的陪嫁烧掉一般,老太爷还是派人知会了朱家一声,贺家大老爷亲自来了伯府,看到四太太住的院子烧的面目全非,替四太太肉疼,但是一半陪嫁因高脚烛台起火烧着了,

    这样的解释,贺大老爷不信。

    他亲自见了那两个被打的奄奄一息的丫鬟,当面质问,最后丫鬟竟然改口说是看到有人丢石子进屋,砸翻了烛台,才引起火灾的。

    妤淑在做针线,燕宁巴拉巴拉一通倒豆子,听得她脸色冷沉。

    袖烟则望着妤淑道,“谁会丢世子砸翻烛台?”

    总不会是秦王世子派人来砸的吧?

    这倒不是不可能。  但妤淑觉得这可能性不大,要是丫鬟真看见有人丢石子,为什么昨天不说,要看到贺大老爷再说?分明就是看四太太损失惨重,要把这放火的罪名摁在二房头上,毕竟这府里和四太太不死不休的只有

    二房。

    四房倒霉,二房最得利,更重要的是四太太去潮音庵就是因为二房。  四太太都知错了,也去潮音庵反省了,二房却趁她不在毁她陪嫁,心狠手辣至极,且不说老太爷听了心里作何感想,这些话传开,就是毁初文渊的名声,更重要的事,这给四太太回来闹着要赔偿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