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求福送子

末家大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全本小说网 www.qb5.ch,最快更新鬼王令牌最新章节!

    一年后,宏学志得了小妾芸儿的一个大胖小子,而且另一小妾翠喜也将在不久后临盆。

    但是宏家院子里摆着十几座宴席坐满了人时,唯独不见大夫人李桂兰。

    已经问起,宏学志不是摇头叹气就是缄口不言。

    其实这两月里,几乎每天这宏学志都只是听到丫鬟婆子说,夫人提着香油去庙里念经了。

    问题是从小刁蛮成性,稍有不合就动手动脚的女人,男人都不会有性趣。李桂兰打了不少宏学志的嘴巴子,男人在和你女人行房中之术,需要的是一种和谐氛围,你一不高兴一巴掌或者一口就过去,人家不得阳萎和早泄才怪。

    要不然人家两个小丫头是如何怀孕的?

    但是这小和尚,呃~!基本上可谓是小鲜肉,她喜欢,横着竖着人家都顺着大小姐你。于是李桂兰先是三天来,后来是两天来,现在改大宝天天见......

    后来还在寺庙后院墙根,找人盖了一个小院子,虽然三面环绕檀溪,树林环抱周围,可是这里僻静无人烟,不远有荒野坟地。

    做苟且之事就选这里了。

    李桂兰在这小屋里添置了家具和用品,还有小锅小灶等等。

    虽然院子很小,是为了不打眼才这样的。

    院子的通向寺庙的下面有个半人高的通道。

    只要把菜园子地面的出水口盖子拉来起来爬进去,元志就能很顺当的来到她李桂兰的小院子里私会。

    先是约定好时间,后来是用灯火为信号。

    过了半年,夜里李桂兰都有时不回去了。

    自然宏家老爷和一干人等,都以为夫人在大殿坐禅,其实这风骚婆娘在和尚的腿上,在一起一伏的****......

    这两个货是见面就很污,行为亦不堪,但是一年,两年,老爷宏学志经常来荆州和武汉两地商铺间跑动,回来也是急忙筹资筹料,准备好了就押着车马上路,做生意的人,那个时候都是从天亮忙到天黑的。

    何况宏学志开的是木工房,营造坊,铁匠埔。施工队在武汉关江边道正在修建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期间,宏家老爷几乎一年没回来这里,春节才回来三天,一家团聚后,初三就急忙的走了。

    李桂兰在和小和尚野合后的一年发现自己居然肚子大了,找个稳婆先拿掉一次,后来再去找,所有稳婆都暗中知道了这件事,都不敢出面。

    这要是东窗事发,偷偷堕胎的罪名她们也是承受不起。

    于是李桂兰找人去河南过来的一个稳婆弄。

    差点女人丢了性命,在家养了两月,算是安分守纪了一段时间,而且那个元志和尚知道这一次事情绝对弄大了,自己搞不好就得丢了命,收拾了银子,买了后院的所有东西,带着细软跑路。

    估计这人和尚也是再不能做下去,继续做佛门能认么?还俗去找云南山里某个地方去喂猪了。

    李桂兰看着两个小妾生的孩子,在听说小和尚也负心的走了。她是万念俱灰。

    每天在宏家不是打丫头就是打下人。两个小妾好在留在武汉各自有小院子住着。这也是老爷体谅,知道和这个婆娘不可能合得来。

    不久日本人打进沙市,宪兵在这天下午三点,把家里画工程图纸的宏学志带走......

    看到这里的街坊邻居都知道,被日本宪兵抓进去的人,几乎是有进无出的事实。

    何况宏学志是和国民党一直在修政府的大工程。

    李桂兰其实在元志和尚神奇的跑路之后,身体也是渐渐的好了起来,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武汉方向来了不少难民。

    她也是畏惧日本人到处烧杀抢劫,自己是女人,一旦被日本人拿去,不死都要脱几层皮。

    此刻看着自家老爷被弄进去了,知道凶多吉少。

    立刻把暗中媾合几次的木工头,一个三十五岁的庄稼汉叫来,变卖了家里的地契和值钱的家用,在天黑之前就让当铺和银铺把东西大车拖走,天一黑,坐着黄包车,夹着两个大包裹,跟着木匠跑向江边码头......

    宏学志是土木工程师出生,自然有修建各种建筑的一门手艺。

    被日本少佐请去,系指点江岸城防一带的日军堡垒工事。

    自然作为爱国的人是不可能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

    假意奉承然后修改了几处日本人架设桥梁的图纸,三天后他就被日本人用三轮摩托送了回来。

    但是宏学志进门看到的,是家里空空的厅堂,一贫如洗的四壁。

    这个家里的佣人婆子都被遣散。

    在日本人侵华的这个时候,派巡捕拿人?谁会给你去拿?

    但是李桂兰在乘船到对岸湖南之后,不久在长沙地界就遇到了日本人的骑兵队,木匠背着一包钱跑了,把她丢给日本兵好一阵蹂躏,最后这个女人落得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顺着一江水东流.....

    这个故事后面也是这个不咋地的结局。

    但是唯一留给祖父宏学志的是屋顶房梁上的这一面古铜镜子。

    我此刻手里拿着木箱底部找出来的这一面古铜镜子,我慢慢的开启后面的机括......

    在冥王灯下展开这一尺宽六尺长的丝巾绸缎,看着上面的绘画是金陵十二钗,下面右边的题字是送给“和相”。

    难道是指和珅?

    这面古铜镜子是和珅家的,而且是挂在和珅寝室屋里的?

    这面镜子后面藏着这样一个东西还真是奇怪。

    估计这是和珅最喜欢的一幅画了。所有家当抄没之后,自然这镜子不会有谁上去摘下来,后来换了庆王爷,在民国之后落在军阀们的手里,会有多少宝物?

    胡老三肯定是在别的人手里拿到的镜子,他带回来给了自己喜欢得女人,让道士看了,就挂在了这屋里屋梁上。

    但是这镜子知道来历的只有胡老三,难道还有别的人知道底细么?

    否则这张家的人一再的提到宏家祖屋有没有看到镜子,这是为何?

    胡老三死了,他那个时代的人如今都不复存在。

    那么我只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在胡老三的身边,去看看这面镜子的由来,才可能解开这其中的玄奥了。

    但是首先,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镜子。

    历史上没有人提到和珅的更多生活细节和一些怪癖的爱好。

    没错,和珅喜欢收藏小玩意,这不包含他喜欢佛珠和道教的法器。

    但是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他被抄家时,并没有谁看到。

    而且乾隆只是交代嘉庆弄死了和珅,没收其巨额家产来完成满清的财政总收入。

    一面成就嘉庆的威望,一面缓和大清和欺压民众的矛盾。

    使得人们看起来满清是执政清明的,是一些和珅这样的官在败坏统治的风气。

    其实我们回顾嘉庆之前的这几十年,难道乾隆是昏君,不知道卖官和卖官的事实?

    政治不过是历来糊弄大多数人的手段。

    其实一贯的压榨和统治下层人民,才是上面这群人最终的目的,为了这个集团的利益,所有事情都是可以主观臆造的,一切的结果都是可以编排历史的。

    所以很多人说喜欢历史,其实历史都是历代统治者找人编排的故事,其实里面一直破绽百出,全部是一片弘扬公德之言,从没有真正的历史真相存在。

    诛和珅是新皇帝登基,开始处理前朝遗留的政治危机的一次成功展示。以诛和珅为开端,一缕缕政治新风,绵绵不断地从紫禁城吹散出来。

    所以我们重温习历史,回到那个时候看。

    嘉庆亲政后第二个月,就发布谕旨,皇帝出宫祭天及谒陵,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和嫔妃不必随行,以减少出行费用。

    这道谕旨显示了嘉庆皇帝截然不同的务实作风。

    几天之后,再次发布谕旨,禁止大臣们向他进贡古玩字画。

    大臣们向皇帝进奉贡物以邀宠,这一不良风气是乾隆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从乾隆六十大寿开始,各地大臣争相向皇帝进贡奇珍异宝,名贵字画,以博皇帝欢心。其实也是和珅从中谋取的一种形式。

    嘉庆直言不讳地说,大臣向皇帝进贡古玩,除了助长贪风,别无益处。

    这道谕旨发布不久之后,新皇帝的节俭形象,杜绝脏官的做法,一下子树立起来了。

    但是说到和珅,他难道真的把所有的贪没都搁在府库里一直封存?

    其实他自己也有送到外面暗地私藏的一部分。

    有明才会有暗,其实和珅算计到这面铜镜,不值数文,一旦家产全没,这面镜子是不会有人去拿的。

    果然,和珅在最后与狱中祈求新皇宽贷时,还奢望自己能回家养老。

    但是他死了,死的时候肚子都吃不饱。人们都恨他,没人送吃的送喝的。

    衙役也折磨他,恨他这样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

    所以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是把自己算得一干二净。

    这后面的一张黄裱纸有一本书的一倍大小,小心的展开来看,是一个简易的地图

    那么这一段古城墙,明显的标注着一个元宝的样子,那么这里才是和珅另一半藏宝的去处了。

    大贪和珅的藏宝,会少么?

    但是这一段古城墙是在哪里?这图上并没有说法。